激发“细胞”活力,建强组织体系

作者: ■见习记者姜虹羽

    本固才能枝荣,根深才能叶茂。加强新时代工商联建设,关键是建强基层组织体系,让基层组织经脉气血畅通起来,让工商联工作精气神提振起来。
    近年来,江西省工商联相关工作得到了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和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在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近年来召开的经验交流会上,江西省工商联作了7次典型发言,为江西赢得了荣誉。在全国工商联目标考核评价中,江西省工商联位列全国第二。在江西省绩效管理目标考核中,江西省工商联连续获得优秀等次。
    成绩的取得,源于扎实的基层组织建设。2012年以来,江西省工商联高起点谋划,系统布局,搭建“六网一胞”组织建设体系,即:全省工商联系统公务员队伍网、非公党建网、异地商会网、外埠商会网、行业商会网、乡镇街道园区商会网和会员组织细胞。
    “六网一胞”体系围绕“强基础、补短板、广覆盖”的指导性要求,强化了组织建设“一盘棋”,用系统化思维激发万千“细胞”活力,以实招直面六大难题。
直面商会管理“九龙治水”
    江西省工商联的发展之路,富有浓厚的实干特色。这既体现在“大写意”的系统规划上,更体现在“工笔画”的服务措施和具体操作上。
    江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方案》,将商会改革发展纳入省深改办工作任务,召开全省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发展电视电话会议,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陈兴超出席并进行工作部署,推动商会改革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明确工商联统一归口管理异地商会,统一联系服务省外江西商会,统一管理商会党建工作,解决了商会管理政出多门问题;明确以团体会员身份加入工商联的其他社会组织参照管理,进一步扩大了工商联所属商会的范围。
    提升商会管理科学化水平,配套制定《江西省工商联所属商会管理办法》,将实施方案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具体化、制度化,把工商联对商会的指导、引导和服务落细落实。
直面商会党建“势单力薄”
    为强化商会的政治功能和统战属性,江西省工商联发挥各级非公党委作用,加强商会党建工作,推动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商会全覆盖;明确在商会组织中建立统战工作联络员制度,由商会党组织书记或秘书长担任统战工作联络员,推动统战工作向商会有效覆盖。
    吉安市工商联以贯彻落实《江西省工商联组织建设工作五年规划》为契机,建立党建引领商会发展机制。探索形成了“1+1+N”(党组织加商会加企业)非公党建工作模式,即党的建设引领商会建设、商会建设促进商会党组织建设、商会党组织建设和商会建设带动会员企业党建,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市有非公企业和商会党组织1000多个,非公党建工作覆盖非公经济组织和商会近万家,市工商联直属商会中符合建党条件的商会全部成立党支部。商会党支部“五星创评”与“四好”商会建设互融互促,党建引领商会文化和优化内部治理相得益彰,商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商会作用越来越凸显。
    在新余市渝水区,北水商会党建工作卓有成效。商会党委下设9个党支部,实现了对商会102名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全覆盖。开创“党建+商会”工作品牌,形成了“党建+脱贫攻坚”“党建+颐养之家”“党建+新农村建设”“党建+服务发展”等6个党建工作品牌。率先成立工会、团委、妇联、商会篮球俱乐部和青年企业家沙龙等组织,使商会组织体系更加健全,工作职能更加完善,会员抱团更加紧密。
直面工作力量“兵微将寡”
    干部队伍是工商联事业发展的关键支撑,江西省工商联积极破解工作力量不足问题,着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机关干部队伍
    一方面加强机关工作人员配备。近年江西省工商联增加2名副厅级领导职数、6名正处级职数和4名副处级职数;增设机关内设机构2个,增加行政编制4个;新成立正处级事业单位2个(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暨维权服务中心),增加事业编制32个。通过机构改革和成立各级民营经济服务机构,市、县工商联编制和工作人员均有一定程度增加,县级工商联平均编制数4个,平均工作人员为5人,一批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工商联。
    另一方面提升干部能力素养。通过主题教育、学习轮训、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干部的培养教育,每年举办全省工商联干部培训班,选派优秀干部到县区挂职、进党校学习,着力提高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群众工作能力、落实推进能力。直面县级工商联“本领恐慌”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县级工商联建设工作对于打牢工商联组织建设根基、提升整体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江西省工商联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在巩固“一个设立、五个有”全覆盖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
    争取政策支持是第一位的,目前,江西省县级工商联主席进入同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比例达到60%,争取省财政设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经费每年2000万元,其中大部分经费下拨到到市县用于促进“两个健康”相关工作,省工商联还从本级有限的财政经费中挤出256万元拨付给有关县级工商联作为项目经费,巩固“五好”工商联建设成果。
    多年来,江西省工商联一直坚持专职会领导挂点联系制度,领导每年都带队深入到挂点市县调研,摸实情、找对策、解难题,争取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支持,解决基层工商联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抓好以评促建,发挥“五好”县级工商联创评的激励导向作用,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每年度召开“五好”建设现场推进会,加强工作交流,树立示范榜样,推广典型经验。直面乡镇商会“无名无份”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千百年来,这里走出一代代能工巧匠,改革开放后,敢拼善干的水北人商海拼搏,涌现了一批批民营企业家。
    2012年,江西省第一个由乡镇籍工商界企业家组成的市直属乡镇商会——新余市水北商会成立。在省联的领导和支持下,水北商会积极推进“四好”商会建设,探索出了一条“举党旗、抱团干、带民富”的乡镇商会发展新路子。2016年,商会工作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商会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发展到今天,商会会员有337名,党员102名,会员企业138家,遍布全国各地,资产总额超过800多亿元。
    水北商会是遍布赣鄱大地上无数乡镇商会的一个缩影,作为工商联组织建设体系中的终端,乡镇商会如同散落在原野上的星星之火,是不可忽视的基层力量。
    为扶持乡镇商会建设,中共江西省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与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江西省民政厅、江西工商联协同出台了《江西省乡镇(街道)商会登记管理办法》(试行),解决乡镇商会登记注册难题。与此同时,积极扩大商会组织覆盖面,组建区块链行业协会等新经济领域商会,主动吸收一批与行政机关脱钩、能够较好承担统战工作职能的行业协会商会,目前,全省工商联所属商会达到3115家。
    直面工业园区“鞭长莫及”
    工业园区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骨干企业的聚集地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由于体制原因,长期以来工商联在工业园区没有工作机构,制约了工商联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江西省把工业园区工商联分会(企业商协会)建设作为完善组织网络体系的重要内容,自2017年底在全省开展组建工作,联合省委统战部、省非公办、省工信委下发《关于推进全省工业园区设立工商联分会(企业商协会)的指导意见》,并推动将该项工作列入全省统战工作考核内容。
    建立工作调度机制,每月调度工作进度,每半年开展一次督查通报;加强分类指导,在总结推广赣州市先行先试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实行国家级园区和省级园区“两步走”方针,发挥国家级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此外,争取全省非公经济专项经费的支持,争取工业园区在办公场所、工作人员等方面给予支持,使工商联分会建得起、管得活、用得好。目前,全省19个国家级工业园区和84个省级工业园区成立工商联分会(企业商协会),实现了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工商联组织全覆盖,延伸了工商联工作手臂。
    在江西省工商联的带领下,吉安市工商联创新工作方式,着力壮大会员队伍,变“单个发展”为“团体吸收”。2018年,在全市省级以上工业园区100%成立了工商联分会。在深入调研民营企业存在融资难等问题后,吉安市工商联依托工业园区积极提供金融服务,开展“银行+商会+民企”发展模式对接和落实工作,并印发《关于做好“银行+商会+民企”发展模式对接和落实工作的通知》。截至目前吉安市已有16家银行机构对接36家企业和8个园区分会,共授信金额8.8亿元。
    历史上,赣商被称为“江右商帮”,写下过辉煌的篇章。新赣商继往开来,坚守“厚德实干、义利天下”的赣商精神,正在重振并超越昔日的辉煌。江西省工商联作为广大赣商的服务者、引导者,坚持基层导向、问题导向,牢牢把握“两个健康”工作主题,不断深化创新,走出了一条工商联组织建设的特色发展之路,彰显着为民营经济服务的初心,闪烁着新时代的光辉。
    编者按:江西古称江南西道,是一片红色沃土。以西为右,形成了说赣语方言的江右民系。那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瓷帮、药帮、纸帮、书帮、木帮、茶帮汇集成了江右商帮。今日江西,民营经济敢为天下先,书写了“677889”的新时代传奇,为江西经济稳居“第一方阵”作出了卓越贡献。全国工商联十二届三次执委会议在南昌召开期间,本报记者小分队深入走访江西省各级工商联、商会,以及部分民营企业家,形成了这组“江右观察”。江西省基层工商联如何建强组织体系,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怎样夯实对民企“服务”,“同心谷·赣商之家”如何为高质量发展筑基,省工商联如何推动“两个健康”,心随记者的笔尖,您将领略江西民营经济为何“风景这边独好”。
(上图)江西省“四好”商会建设现场推进会于2018年5月在新余市召开,参会代表考察水北商会建设情况。
(右图)江西省“四好”商会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参会代表总结交流商会工作经验,深入推进“四好”商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