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家 架桥 助发展

南京市工商联所属商会奏响“服务”交响曲

作者: ■本报记者庄道秋 见习记者郑格格 通讯员李友伟
    南京市工商联所属商会以"服务立会"为办会宗旨,架起众多"连心桥",为会员拓展更多服务渠道,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积极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商会组织,促进"两个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服务是商会发展的主题曲。南京市工商联充分发挥对商会组织的指导、引导、服务职能,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商会的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组织特性,积极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商会组织,促进“两个健康”发展,奏响了商会为会员建家、架桥、助推高质量发展服务的交响曲。
服务是立会之本建设“会员之家”
    商会如何让会员感受到家的关怀和温暖?让会员有归属感和获得感?南京市工商联所属商会的实践答卷是——以“服务立会”为办会宗旨。针对异地商会、行业商会、基层商会、特色商会等不同类型的商会组织,采取分类指导,将商会建设成为服务会员的“会员之家”,建设成为会员有归属感的“精神家园”。
    今年以来,本报记者历时6个多月,对南京市工商联所属的50多家商会进行了采访调研,目睹和倾听了众多商会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强化思想引领,确保商会正确的发展方向,打好商会“服务牌”,唱响商会“服务曲”,促进会员企业“两个健康”发展。
    异地商会着力打造“温暖之家”。异地商会是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成立起来的商会组织,以同一籍贯地为主要特征。异地商会的成立,使在南京创业的异乡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亲不亲,家乡人!”通过异地商会这个平台,通过商会的有效服务,会员有了家的感觉。会员们发自内心地说:“在商会不仅可以聊乡音、话乡情,还可以守望相助,成为事业发展上的好伙伴。”
    如今,南京异地商会共有100家。商会通过定期走访会员企业,推动会员交流,增进会员感情,促进会员合作共赢,让会员真正有获得感。
    此外,异地商会已成为推动各地与南京经贸发展、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商会充分发挥以商招商、以商引商、以商联商的作用,助推南京和家乡实现优势互补,发展共赢。
    南京市福建商会、南京市温州商会等充分发挥商会的民间性,积极走出去,与海外福建商会、温州商会加强联络、联谊,成为推介南京城市品牌、发布南京商机的“民间大使”。
    基层商会打造“活力之家”。“商会无大小,关键在服务。”基层商会虽然身居一隅,他们有的是街道建制,有的只是园区范围,但因其“人头熟”,不仅熟悉会员,还熟悉相关机构和单位,是区域内的“百事通”,作用发挥显著,得到会员的广泛认可。
    江北新区葛塘街道商会党总支书记倪惠娟告诉记者,虽然商会“行政”级别小,但是服务功能一点儿都不少。大到商机对接、项目合作、法律维权、上市辅导,小到政策咨询、税务申报,都能及时沟通,快速反应,被会员称赞为“及时雨”;针对会员“找上门”的求助,无论是融资难、招工难,还是突发事件等,基层商会总是积极地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被会员称为服务“智多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南京市镇街商会100家,已经形成了具有体系化的服务模式。从服务企业到服务企业家,从服务企业家到服务企业员工,不断地将服务做细、做实,基层商会正不断地从小处彰显作为,在细节焕发生机。
    行业商会打造“战友之家”。从昔日的同行是冤家,到今朝的同行是“战友”,这背后的观念转变、行为转变离不开行业商会作用的发挥。南京市目前拥有行业商会182家,行业商会通过行业自律,引导会员依法治企、诚信经营,使行业发展健康可持续,商会成为了会员的“战友之家”。
    2016年,六合区混凝土业商会接受南京市建筑节能管理中心的委托,对六合区范围内混凝土企业的安全生产、产品质量、资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并定期上报检查结果。2017年,南京市知识产权局与南京市品牌家居商会签订协议,开展购买家居行业“正版正货”工作。而今,栖霞区物业商会受政府主管部门委托,积极参与区内物业企业“物业管理专项检查”工作,促进全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行业商会作用的发挥能够促进行业规范、自律、有序发展,当出现行业难题时,也能够在主管部门与会员之间,会员与会员之间架起桥梁,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南京市栖霞区物业商会会长朱金宁如是说。
    特色商会打造“共享之家”。随着对人群特点的细分,一批以“青年企业家”“女性企业家”“青年大学生”等为特点的商会、联合会如雨后春笋般地成立。这类商会有的以年龄、有的以性别、有的以某种经历等作特征,使商会拥有更多的共同点,资源能更好地“共享”。
    年轻一代企业家的有序传承,不仅仅是企业本身和企业家个人的事,也关乎到企业所在行业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如今,南京市青年企业家组织在各个区已实现全覆盖。以“青年”为号,在工商联的指导、引导下,各区青年企业家联合会充分发挥服务功能,青年企业家们不仅有了日常学习交流的平台,而且通过在思想上引领,政策上帮扶,行动上监督,活动中培养,交流中进步,使商会组织充满活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
    “巾帼不让须眉”,女性企业家是商界中的一抹亮色。南京市民营女企业家联合会通过开展红色教育、讲述“她故事”活动等服务,打造魅力商会,彰显女企业家风采,商会凝聚力、影响力越发突显。
    南京市工商联青年大学生创客商会,由在宁青年大学生创客组成。会长王劲军表示,创业路上不仅有沁人心脾的鲜花,还有不为人知的坚持和拼搏。青年大学生创客们在一起可以相互鼓励、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毛卫华告诉记者:“目前,南京市工商联系统共有各类商会516家,其中行业商会182家,镇街商会100家,异地商会100家,开发园区商会、市场商会、楼宇商会、村级商会及各种联谊会等其他商会123家,境内异地南京商会5家,境外异地南京商会6家。商会打造‘会员之家’,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关心会员成长与发展,努力当好会员生活上的‘知心人’,事业上的‘好伙伴’,助推区域发展上的‘引路人’。”
服务是兴会之源架起“连心桥”
    服务不仅是立会之本,也是兴会之源。“南京市工商联所属商会创新运行机制、活动方式、服务手段,密切与各部门和社会组织联系,架起了众多‘连心桥’,为会员拓展更多的服务渠道,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毛卫华这样表示。
    在个性服务中拓展共性服务。日常工作中,因行政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会员队伍不同等等,很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商会,很难将一个商会的服务模式复制到另一个商会。南京市工商联所属商会根据会员的个性服务诉求和共性服务诉求,不断地在个性中拓展共性。根据共性建立服务机制,使服务向系统化转变。
    南京市钢铁贸易商会针对会员企业贷款难问题,大胆探索创新寻求突破,与紫金银行探讨合作创立“金钢贷”,专门为会员解决融资难题,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促进企业稳健发展。
    南京市福建商会会长吴建发告诉记者,为助推会员企业合规发展,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商会聘请了10多个法律顾问团,引导、教育会员健康发展。
    从微观解难到宏观参政议政。为个案提供解决之道,为群体“代言”探寻应对之策。这是从个体微观到群体宏观的一个跨越,商会充分发挥自身“联”字优势,服务会员、服务社会,不断地为会员企业和区域社会提供现代化治理方案。
    鼓楼区青年企业家联合会开办创业大讲堂,开拓企业家视野,目前已经举办12期。开办创新小讲堂,倾听企业家心声。商会秘书长王永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讲堂侧重宏观分析,讲述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创新小讲堂从微观角度,倾听企业经营中存在的现实困难,提供相关解决之策。无论大讲堂还是小讲堂都是服务会员的一种机制和内容。”
    在从内到外中彰显作为。商会从服务会员到服务社会,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面对区域的快速发展,新定位、新规划,一些涉及的拆迁问题令地方党委政府挠头不已,如何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商会积极行动起来,架起党委政府与会员的沟通桥梁,一些商会会长带头作表率,协调分歧,化解矛盾,对工期的按时开工和社会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商会针对一些涉及会员企业的政策法规,主动做好协调服务。通过加强与税务、市场监督等职能部门联系,围绕会员企业关心的税法、股权、企业经营方面等问题,以座谈会、政策咨询会等形式,反映行业和会员诉求,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建邺区江东商贸区商会的一位会员说:“依靠商会的力量,企业各类行政审批,人才服务、法律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专项资金申请服务、规范注册地等工作都能找到解决路径,这样‘一条龙’的服务让我倍感暖心。”
    鼓楼区幕府山街道商会通过每月组织一次会员企业路演,为会员搭建宣传自己、展示自己的平台。商会创办了《幕府商汇》会刊,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商会、宣传企业,引导会员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
    为更好地服务会员企业,雨花台区梅山街道商会搭建起了政策信息平台、银企对接平台、法律维权平台、参政议政平台、政企互通平台、购买服务平台、经贸合作平台等7个平台。
    据介绍,在南京市工商联的指导下,商会服务工作完成了“三级跳”:从零打碎敲的服务到“服务制度上墙”,从“服务制度上墙”到“服务制度落地”,从“服务制度落地”到服务工作被会员“叫好”,深入推进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商会通过完善商会章程、走访慰问制度,建立会长轮值制度、财务制度、秘书处(办公室)制度、商会年会制度、商会QQ和微信群制度等,使商会日常运行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服务工作日趋机制化。
    南京市鼓楼区如皋商会会长钟雪峰说,商会以服务会员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搭建起了如皋籍企业家交流平台、在宁如皋人的交流平台和南京与如皋的交流平台。同时,为更好地服务会员,商会设立了金融专业委员会、医教专业委员会、法律专业委员会、工业制造专业委员会等四个专委会,让商会的服务更专业、更完善。
    目前,南京市工商联所属商会正积极打造“一商会一品牌”。商会通过“特色——亮点——品牌”的发展路径,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深化服务内涵,提高商会服务品质,打造商会品牌文化,提升商会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服务是强会之基助力高质量发展
    毛卫华告诉记者,有为才有位。服务是强会之基,商会在工作中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服务会员、服务社会为主线,充分发挥商会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助力区域经济、会员企业高质量发展,社会综合治理、打赢脱贫攻坚战、公益光彩事业等方面的显著作为,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服务地方经济,在“商”字上做文章。玄武区孝陵卫街道商会执行会长徐竹告诉记者,商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以商招商等方式方法,先后为街道引进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鑫悦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为街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今年8月,一场以“助力紫东、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活动在南京紫东国际创意园拉开帷幕,这个活动最引人注目的是100多名南京市工商联直属商会会长齐聚栖霞。南京市栖霞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生说,商会资金资源、项目资源、人力资源丰富,对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栖霞不可或缺。双方有着较大的合作和发展空间。
    记者在江北新区采访时了解到,该区多家街道党委政府为奖励商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免费为商会提供办公地点和办公经费支持。
    打赢脱贫攻坚战,在“责”字上显担当。雨花台区青年企业家联合会组织会员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履行社会责任。今年8月,赴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开展对口帮扶,与向化乡下滩村和东峡镇克麻村完成村企对口帮扶意向协议书的签订,开启全面扶持计划。
    鼓楼区青年企业家联合会已连续3年参与对云南省永胜县贫困山区小学的精准扶贫工作。今年6月,参加“穿越2000公里的爱”、2019“同走上学路”等活动,将五六千双球鞋分发给13所小学的孩子们。面对云南省遭遇大旱,4位一线参与活动的企业家为缺水严重的山区村小学捐建水塔,有效解决了当地山区孩子的饮水难题。
    建邺区青年企业家联合会积极组织引导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先后组织会员参与“五微共享社区”微心愿认领活动、光彩事业促进会“同心·贻芳行”暖冬捐赠活动等。同时,积极认领当地居民“微心愿”,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难题。
    “哪里有困难,商会就往哪里冲!”南京市句容商会会长丁明华说。每年六一儿童节,商会都组织会员回到句容家乡捐资助学,对中小学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每人给予1000元的资助,9年来共资助600多名学生,总金额达60余万元。从2017年开始,每年春节前,商会又组织会员到句容市乡镇“五保供养站”,看望慰问孤寡老人,3年来,已慰问老人近300人,赠送慰问金20余万元。
    参与公益光彩事业,在“奉献”中显作为。南京市工商联所属商会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公益慈善事业,扶贫救济、捐资助学,自觉履行先富带后富、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用行动“反哺”社会。
    南京市民营女企业家联合会积极引导会员履行社会责任。每年组织会员在3月5日学习雷锋精神,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的企业雷锋。同时引导广大会员企业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争当脱贫攻坚的贡献者、精准扶贫的实践者、企业家精神的弘扬者和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商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商会积极参与南京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组织的“同心·万家民企帮万户”精准扶贫活动。他们通过产业扶贫、输血造血并举等方式,助力贫困家庭早日脱贫。
    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在“参与”中显身手。2015年、2016年,江宁区湖熟街道遭受强暴雨袭击,洪水暴涨、水位居高不下、防汛压力巨大,湖熟街道商会立即组建了抗洪抢险突击队,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在2015年6月的暴雨中,位于江宁区的云台河支流、云台山河临近地铁处等陆续出现决堤险情,会长朱本根亲任队长,调派挖掘机、运输车、防汛队员参与抢险,钢管打桩、搭设排架、回填沙包,经过连夜奋斗,顺利将缺口堵住。2017年年底南京遭遇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雪,严重影响了市民出行,商会组建党员扫雪突击队,带着机械设备协助街道义务扫雪,为确保湖熟安全作出了较大贡献。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商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一方面联系掌管宏观政策的政府职能部门,另一方面联系高校优质资源,汇同会员的需求,形成了产业闭环,使产学研无缝对接,成果得到快速转化。
    今年9月,南京市文化企业商会启动了全新的“青年梦想空间”计划,对南京在校大学生进行实习创业扶持。从2020年开始,商会每年签约100名大学生,提供创业导师、创业场地。商会还与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毛卫华指出,在服务高质量经济发展方面,商会作用不容小觑。以商会为抓手,既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又可以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未来,工商联所属商会要不断完善商会职能作用,规范商会自身建设,改进商会管理服务,努力把商会建设成为以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为基本特征,以促进“两个健康”为主题,以团结、服务、引导、教育为方针,有效承担政治引导、经济服务、诉求反映、权益维护、诚信自律、协同参与社会治理任务的中国特色商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