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平践行国际化发展战略

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作者: ■本报记者朱永康

    12月12日,2019第51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副总经理洪波以“服务国家战略,中国太平国际化再出发”为主题,介绍了公司秉持“共享太平”的发展理念,实施新时代发展战略,依托跨境经营优势,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以及推进国际化布局等相关情况。
    国际化特色最为鲜明
    洪波指出,中国太平是我国持续经营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保险品牌,也是唯一一家总部在境外的中央金融企业。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太平就开始了国际化业务探索,是我国国际化特色最为鲜明的保险机构。
    据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太平已设立的境外机构19家,包括13家子公司、4家代表处和2家分公司,境外网点分布于五大洲的12个国家和地区,除了港澳地区外,还包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美国、英国、荷兰以及南非等,覆盖了财险、寿险、再保险、保险经纪、保险资管等,可为全球客户提供一揽子保险服务。
    今年上半年,中国太平境外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11%,境外业务占比进一步提升。
国际化战略实施成效显著洪波告诉记者,中国太平于2018年创新提出了以国际化为核心的新时代发展战略,并制定了境外保险业务发展策略,明确了境外业务布局原则、方向和保障机制,确定了境外机构未来五年尤其是近两年赋能提升阶段发展目标、举措及安排。经过近一年实践,目前进展顺利,成效明显。2019年在《财富》世界500强中排451位。
    他强调说,在国际化战略实施中,中国太平始终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落脚点和着力点,利用跨境经营优势,全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在境外机构布局方面,中国太平旗下太寿香港澳门子公司顺利开业,南非代表处完成监管注册审批,太平再澳门代表处预计年底前完成监管注册审批,太平香港泰国代表处已完成注册审批。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今年上半年中国太平发布《中国太平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白皮书》,确定10大重点项目,其中澳门中小企巨灾保险、跨境车辆保险、跨境医疗保险等项目已成功落地,累计为超过6000辆机动车提供跨境保险服务,创新推出“太平粤港澳大湾区共享医疗保险”。发起设立的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家园基金已正式运作,为大湾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长期保险资金支持。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方面,2019年上半年,中国太平累计承保271个“一带一路”沿线重大项目,风险保障规模达2100亿元。今年3月,中国太平与国家卫健委有关机构合作,为我国派驻在50多个国家、1000余名援外医疗队员提供了“一带一路”综合医疗救援保险服务。
稳健审慎推进国际化发展布局
    未来,中国太平将按照“商业可行”原则,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积极作为、量力而行、稳健审慎推进国际化发展布局。在境外区域布局上,当前主要聚焦东南亚,重点围绕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越南、缅甸东南亚“两个三角”进行机构布局和业务开拓,成熟一个布局一个,逐步向外推进。为有效应对英国脱欧,继续开拓欧盟市场,正在积极谋划欧盟布局。中国太平未来15年国际化策略是按照“商业可行”原则,聚焦重点市场;定位是内地作为发展根基,港澳是战略支点,海外是拓展方向;目标是力争3到5年的时间,实现网点遍布五大洲。
    他举例说,针对最近两年台风“天鸽”和“山竹”对澳门的严重影响,中国太平作为澳门保险市场的领军者,积极建议澳门特区政府构建“政府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巨灾保险体系,重点保障台风或风暴潮导致的建筑物及财产损失,并建议澳门特区政府能够提供部分保费补贴,力促该项目落地。今年8月1日澳门金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推出“中小企巨灾财产保险”,为中小企业台风巨灾损失提供保险保障,中国太平旗下太平再保险为澳门巨灾保险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与承保能力支持;旗下太平澳门充分发挥品牌和渠道优势,积极推进项目落实,签出中小企巨灾财产保险第一单。
    另外,今年10月,中国太平发挥国际化经营优势和战略客户优势,成功承保光大越南芹苴垃圾发电项目运营险。光大越南芹苴项目是光大集团首个海外全产业链环保项目,也是越南第一座投产的现代化生活垃圾发电项目,项目以“打造湄公河三角洲绿色标杆项目”为建设目标,在建设标准、技术工艺、商务模式等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标准。
    中国太平东盟保险服务中心于今年9月在广西南宁成立,是中国太平面向东盟市场开展跨境业务、建立合作关系的境内国际化平台,能够代表集团加强与东盟相关国家的沟通与合作,推动在保险、养老、投资,特别是跨境保险方面的业务合作,推进东南亚机构布局,为集团开拓东南亚市场输送人才,同时也可为中资企业参与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合作、经贸服务、人文交流等活动提供风险指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