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交通设施建设 创新便民惠企举措

淮安大力助推非公经济发展

作者: ■岳伟王业建本报记者高春颀

    今年以来,江苏省淮安市交通运输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江苏省市关于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安排部署,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实际,以“三强化、三打造”为主线,着力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创新便民惠企举措,有效发挥了交通运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官的作用,有力推动了淮安市民营企业发展。
    强化保障
    打造便捷通畅的招商环境
    为助推“三重”项目内环高架一期工程建设,开展“不忘初心走在前、牢记使命作表率”暨党员干部挂钩服务内环高架工程主题活动,充分调动系统内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决战之势立说立行,全力以赴抓服务推进度,确保完成年底通车总目标。快速推进空铁建设,连淮扬镇、徐宿淮盐铁路完成主体工程,已正式开始联调联试,年底将开通运营,将进一步拉近淮安与长三角各中心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推动淮安市加速融入长三角快速交通圈、更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宁淮铁路于9月20日开工,建成后南京、淮安两地间可实现1小时直线到达。淮安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建成投入使用,跑道由2400米增加至2800米,新增客货机位13个,飞行区等级4C级升为4D级,为打造航空货运枢纽奠定初步基础。同时,全市货运服务效率不断提升,多式联运、无车承运人等新兴货运业态快速发展,淮安传化智能公路港入选全省首批司机之家建设试点;航空运输再上新台阶,预计全年旅客吞吐量预计将超过23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将突破10000吨,开通至西安全货机航线,通航城市增至39个。
    强化举措
    打造惠企降本的营商环境
    淮安市交通局不断深化行业“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实行行政提速。该局通过优化内部办理流程、加强人员业务培训、超前指导等方式,平均承诺办结时限由原来的19.3天缩短到不足4天,在全国同行中最低。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提请政府召开推进会和协调会,向在淮企业做好ETC推广工作,今年以来,通行宝公司淮安地区新装ETC约12.9万台;向省交通运输厅争取,于2019年7月31日停止涟水收费站收费,减免绿色通道车辆近2.5万辆次,减免金额39.17万元;认真做好省政府降费减负政策,截至11月,累计优惠船舶过闸费1600余万元,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减轻企业物流成本。在争取政策支持方面,该局积极发展集装箱运输,近年来累计向上争取集装箱发展补贴资金1000万余元;实现船舶营运检验实现省内“通检通认”,为企业和车主、船民减负近300万元;为运输企业争节能补贴资金137万元。
    强化理念
    打造便捷高效的亲商环境
    淮安市交通运输局针对企业关切问题,研究制定《聚集企业关切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处室和完成时限,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进一步优化、调整公交线路,方便在淮企业职工上下班出行,为实联化工有限公司、日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移呼叫中心、工学院萧湖校区、南京外国语学校等15家重点企业、学校新辟公交线路1条,优化调整11条线路。为进一步规范集装箱货运船舶免费过闸程序,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过闸服务,研究制定《关于明确集装箱货运船舶免费过闸中若干问题的通知》,解决了集装箱货运船舶免费过闸中的制度盲点,为政策的实施提供指导性制度依据。联合连云港市航道部门,建立盐河船闸联席会议制度,为盐河集装箱船舶建立“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