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助力重塑法治化营商环境

黑龙江省工商联把“法律护企”品牌行动推向新高潮

作者: ■李淑英本报记者刘洁蒋承志

    黑龙江省工商联紧紧围绕“两个健康”工作主题,以加强民营经济领域法治建设为突破口,持续在参与顶层设计、推动机制创新、发挥职能作用、营造和谐氛围等法治建设层面上聚焦发力,多措并举助力全省重塑法治化投资营商环境。
    日前,在黑龙江省委政法委的指导下,黑龙江省工商联与省法学会共同主办了首届龙江法治论坛,作为黑龙江省工商联持续推进全省民营经济领域法治建设的集中体现,是省工商联继在民营经济领域开展“法治建设年”活动之后,再次把“法律护企”品牌行动推向新高潮。
    参与顶层设计
营造重塑营商环境的政治生态
    2018年,黑龙江省人大将制定《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作为立法“一号工程”,省工商联作为先期倡议立法单位之一,进行立法调研,作为成员单位之一参与起草工作,积极推进重大法治项目的建设。今年1月,黑龙江省人大以立法形式通过,《条例》的出台标志着全省营商环境建设步入了法治化新轨道。随后,省工商联在省“两会”上以“推动‘条例’落实”为题作大会发言,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批示。
    同时,他们积极组织企业家代表参加由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和黑龙江省长王文涛分别主持召开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倾听企业呼声,收集意见建议,为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重塑营商新环境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助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指明目标,提供依据。
    前一阶段,在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省工商联和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作为10家示范地区代表发言,为即将出台的国家《条例》提供了“龙江经验”。
    强化系统治理
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机制创新
    黑龙江省工商联通过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建立完善与行政执法部门、政法、司法部门的长效工作机制,构建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制度体系。首先,建立联系企业制度。他们积极推动省委省政府出台《省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制度》,完善民营企业家半年经济形势通报会等制度。
    其次,建立办案和处理机制。与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建立投诉、转案、办理、反馈和通报机制,接收投诉案件,甄别转办。开展第三方评估,指导企业进行信用修复。
    积极推动建立“一体两翼”工作机制。“一体”是与省政法委建立长效机制。“两翼”是与省高院、省检察院分别建立联动机制,联合下发制度性文件,建立检察院领导联系商会和企业制度,共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积极建立法律服务机制。成立民营经济法律法治研究会;与省公安厅、省人社厅等12个部门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诉调对接机制;与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联合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专项活动。目前,由380名律师组成的民营企业法律服务队,已深入1400家民营企业,帮助企业分析解决问题,防范法律风险。
    反映突出问题
推动落实“办事不求人”特色服务
    今年,“办事不求人”被明确写入黑龙江省的《政府工作报告》,黑龙江省工商联积极响应,重点从四个法制建设方面推进落实。
    在推动营商环境评价上,为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推荐17家商会、39名民营企业家分别作为全省营商环境监测站(点)和特邀监督员,通过明察暗访、监督检查,倒逼“办事不求人”工作机制完善和各项措施落地,推动把“办事不求人”落实到“马上办、一次办、我帮办”。与省环保厅开展“办事不求人·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推动企业“环评不求人”。
    在推动整治“新官不理旧账”上,与省纪委监委、省委政法委、省高院、省检察院、营商环境监督等部门开展企业家座谈会等相关活动30余场,反映企业涉及拖欠账款、征地拆迁、行政执法等领域问题诉求,上半年,全省受理投诉举报案件949起,其中省工商联一户会员企业历经15年涉及1.3亿元的土地征用政府违约事件得以解决。
    在开展“清赖行动”上,向省委省政府报送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情况。目前,全省已清理出政府失信违约事项3279项,涉及金额106亿元,对其中50件重点事项进行专项整治。
    在落实减费降税上,与省发改委、省税务局共同梳理涉企涉税减负建议30余条,并逐条分解,推动整改解决,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减免税费81亿元,3.1万户小型微利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同比增长10.4%。
    发挥职能作用
打造亲清政商关系的和谐氛围
黑龙江省工商联坚持通过加强教育引导,夯实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思想基础,营造懂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
    严自律,提出了公职人员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交往“十不准”要求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交往与公职人员交往“十不要”的倡议,形成了工商联系统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自律“双十条”。全省各级工商联干部和民营企业家积极践行,114名常委企业家向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发起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倡议。
    同时,依托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省“四大精神”红色教育。加强廉政教育,组织企业家参观省廉政基地。近年来,举办理想信念、廉政教育报告会20余场次,召开弘扬企业家精神座谈会30余场次,千余名企业家接受教育。
    2018年以来,在全省民营经济领域开展“法治建设年”活动。着力开展民营企业家“法人学法”,让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成为企业习惯,编印《民营企业法务及政策指南》,举办全省民营经济法律知识竞赛,以“宪法日、知识产权日、中小微企业日”为契机深入商会企业,开展送法活动。举办首届龙江法治论坛,引导民营企业增强法律意识,提升法律素养,提高依法治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