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先行 设计支撑 质量引领 品牌带动 信誉保障

深圳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

作者: ■本报记者胡嘉莉

    日前,以“质量变革共享”为主题的中国质量(深圳)大会在深圳召开。本届大会设有“大湾区与先行示范——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数字化时代全面质量管理创新与发展”“国家质量基础变革与应用”三个分会场,邀请了国内外著名企业家、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质量管理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质量领域国际合作交流平台。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表示,质量是发展之基、兴国之道、强国之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广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质量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坚持把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理念融入各行各业,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广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强质量创新,强化质量监管,全面提升质量整体水平,为建设质量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表示,近年来深圳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不移打造“深圳质量”,让质量成为城市的鲜明标志;坚定不移打造“深圳标准”,让“标准”成为城市的发展引领;坚定不移打造“深圳品牌”,让品牌成为城市的显著优势;坚定不移打造“诚信深圳”,让信誉成为城市的文明风尚,努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样板”。当前,深圳正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把质量强市战略作为城市发展长远重大战略,不断健全完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全力推动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转变、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转变、深圳产品向深圳品牌转变,树立中国质量新标杆,努力为质量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高质量发展深圳领跑。凭借“深圳速度”,经济特区创造工业化城市化的奇迹。而今,依靠对质量的高要求,高质量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各领域全过程,深圳正迈向新的高峰。近年来,深圳在知识产权保护、食品安全、生态建设、诚信促进等各个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特区法规和政府规章,共同构成了质量建设的法律体系,在各领域树立起鲜明的高质量导向。不久前,2019年度企业标准“领跑者”大会发布的榜单显示,深圳15家企业成为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居全国一线城市首位。这只是深圳标准建设的一个缩影。深圳把握质量规律,以提质为核心,创造性提出“标准先行、设计支撑、质量引领、品牌带动、信誉保障”“五位一体”融合发展策略,系统化整合供给体系升级所需要素,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市场共同推进的质量建设大格局。
    2019年5月,深圳因质量工作成效突出,获国务院表彰。据悉,深圳是国内首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可以说,质量已经成为深圳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2019年11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开展质量标准提升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19—2022年)》,抢抓“双区驱动”重大机遇,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在这一系列政策规划的统领下,深圳先后出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打造国家知识产权强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环境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建设工程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等20多项子规划和专项政策,形成较为配套完善的质量发展制度体系。
    在“大湾区与先行示范——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质量(深圳)大会论坛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表示,“双区驱动”下,深圳在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将有更多担当。深圳先行示范既是量的沉淀,更是质的飞跃。先行示范区不仅是全方位的先行示范,同时还要突出优势和特色,新时代的深圳已经肩负起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