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暖意释放 蓝领公寓迎来破冰

具有创新业态、运营效率高、盈利模式稳定的头部企业有望胜出

作者: ■本报记者蒋元锐

    在外漂泊多年的付伟,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家”。专用衣柜、空调、洗衣机、热水器、Wi-Fi、智能门锁等,这个员工宿舍的配备远超过付伟的预期,面对记者,付伟欣喜地表示,对于那些住在隔断间、出租屋的老乡朋友们而言,这样的员工宿舍让他们“羡慕的不得了”。
    付伟居住的厘米公寓,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蛇口附近,是几幢公寓楼中的一栋,从外观看不出与其他公寓楼有什么差别,但内部重新做了设计装修,配备了物业和管家,统一服务,为周边企业提供员工住宿服务。
    实际上,在一二线城市,如付伟一样已经入住,或即将入住这类蓝领公寓的城市外来人口不在少数。今年以来,各地支持政策陆续出台,蓝领公寓企业感受到了越来越明显的暖意,迎来了破冰的机会。
    业内人士认为,大浪淘沙之后,行业格局正逐渐成型,具有创新业态、运营效率高、盈利模式稳定的头部企业将胜出。
乘政策东风蓝领公寓暗潮涌动
    蓝领公寓,也称为租赁型职工宿舍,是长租公寓行业中重要的细分领域。受制于政策壁垒和风险,相比于白领公寓的发展态势,蓝领公寓曾经颇为低调的存在。不过,2016年之后,随着长租公寓模式的兴起,蓝领公寓迎来了一轮强劲增长。据机构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从事蓝领公寓运营的企业已经达到数十家,全国的蓝领公寓量有近20万间。
    然而,与目前国内蓝领公寓将近1000万间的需求缺口相比,这一数字仍是杯水车薪。在城镇化和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劳动力迁移带动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重点二线城市,成为蓝领工人的聚集地,强劲的需求预示着蓝领公寓的巨大发展潜力。
    而随着各地区长租公寓市场规范和鼓励政策的陆续出台,蓝领公寓这一片蓝海迎来了破冰的机会。以外来务工人员密集的杭州市为例,市政府近期明确提出为缓解外来务工人员租房难筹建临时性租赁住房。公开信息显示,截止到今年9月底,杭州共筹建77个蓝领公寓项目,其中34个项目、13361间已交付使用,5000余户外来务工人员已入住。
    配套完善、租金实惠的杭州蓝领公寓一经推出,颇受欢迎。但“僧多粥少”,每次申请,报名的人远远超出预期数量。为缓解这一问题,杭州市提出,到2020年底,累计筹集建设外来务工人员蓝领公寓4万套。
    对于用人企业而言,将员工集中安置在蓝领公寓,不仅在成本上减轻了负担,还有利于统一管理和服务,员工满意度提高的同时,也给企业和社会产生了更高的经济价值。对收入并不高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来说,城市房价偏高,租金水涨船高的无奈现实之下,长租公寓之“蓝领公寓”更是雪中送炭。
    事实上,在政策层面,不仅仅有杭州选择大刀阔斧的推进蓝领公寓建设,北京、温州、厦门、深圳等城市,也纷纷完善住房租赁体系,以“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租金适度控制”的思路做引导,以期待达到规范长租公寓和蓝领公寓这个细分市场的目的。
    业内人士认为,长租公寓是朝阳行业,已成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部分,以上种种措施,对于长租公寓的健康发展,进而对我国加快形成规范、有序的住房租赁市场,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发力北上广深和重点二线
    万亿市场需求缺口尚待填补、政策壁垒也已经打破,蓝领公寓2019年暗潮涌动,也成为各类社会资本追逐的对象。
    在国内一线以及重点二线城市,各类背景的蓝领公寓纷纷抢滩,期待在蓝领消费升级的机遇中抢得先机。
    厘米公寓、城市之光、碧咚公寓等纷纷进入到蓝领公寓市场,选址在一线城市深圳、北京、重点二线城市天津。主打企业员工公寓的安歆公寓,其直营店主要布局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全国一二线城市。公开信息显示,发展至今,“安歆公寓”的床位数已经从原有6万张激增至10万张。长三角地区的“筑梦居”经过几年发展,床位也增加到数万张。
    起源于珠三角地区的厘米公寓表现也颇为抢眼。2016年成立至今,已经在深圳市开设了15家公寓,今年10月份,与上海赟鑫酒店管理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后,厘米公寓全国管理床位突破了8万张,明确了自己蓝领公寓“第一梯队”的地位。
    “对企业来说,先发优势尤其重要,赛道内整合已经开始。”厘米公寓投资人、招商启航投资总监王洋表示,长租公寓正掀起一场IPO竞赛,在白领公寓领域,今年自如公寓、青客公寓、蛋壳公寓相继传出赴美上市的消息,可以预见,随着蓝领公寓市场不断成熟,马太效应浮现,蓝领公寓上市潮将到来,在巨大的市场体量孕育下,行业将诞生百亿级别的公司。
高质量运营凸显头部企业价值
    不过,与所有行业一样,蓝领公寓在发展中,也需要规避行业特性导致的“雷区”。只有不断革新运营模式,深度挖掘行业价值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
    尽管蓝领公寓比白领公寓频效更强,但不容忽视的是,长租公寓是重资产行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快速扩张之时,对资金的要求特别大,一旦项目出现空置,就会出现收支不平衡,进而造成现金流风险。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有些长租公寓企业赢利模式非常单一,主要依靠租金差而不重视运营管理,盲目扩张,甚至大量引导租客使用租房贷,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
    而与一些重资产运营的长租公寓不同,厘米公寓更多采取国外成熟的持管分理的管理模式,由资金方持有、装修一栋物业,再整租给厘米公寓运营管理,“这样就分担了风险,资金方不会过分追求利润回报,更多的是稳定收益,厘米公寓可以通过专业化的资产管理和运营实现利润最大化。”厘米公寓联合创始人朱友邦告诉记者。
    厘米公寓创始人王乐表示,蓝领公寓虽然企业支付租金,本质却是为员工买单,而且用户体验也都由员工反馈。“所以基于此我们做了很多行业创新,比如厘米公寓的管家不是宿管,而唤作‘心灵摆渡人’;比如我们一直鼓励厘米公寓的员工和租客做朋友;比如每月给入住的企业出具员工入住报告等等。除此之外,组织一些团体活动,让租客实现社交分享和情感沟通。”王乐表示,员工公寓天然的人数优势和社群属性,让这个年龄段的入口流量更有价值,所以厘米公寓还注重整个企业员工服务生态链打造,从企业的招聘、员工住宿、团建、培训等入手,这些都可以产生收益。
    据了解,目前,厘米公寓的企业客户占比超过90%,大型连锁企业客户超过100家,包括海底捞,顺丰、天虹、阳光保险、元气寿司、盒马生鲜、融创中国等等。“我们的目标是做中国最懂企业员工需求的公寓运营商,未来我将会不断升级和改善运营服务体系、完善门店布局、满足多样化需求,为城市新蓝领提供更多有品质的住宿空间。”朱友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