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工商联:
主题教育“一三四十”做法见实效
作者:
■本报记者靳生
安徽蚌埠市工商联党组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采取“一三四十”做法,做到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主题教育见实效,各项工作创一流。创新做法取得较好成效,得到社会各方的充分肯定。
“一”是一个目标:通过“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活动,努力实现工商联各项工作在全省“提质增效、争先进位、争创一流”目标。
“三”是三个措施:“走出去服务、走下去调研、坐下来学习”。从机关走出去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从机关走下去调研,通过系列调研,把民营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找准、弄清、搞透,向市委、市政府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坐下来学习,创新了“系统学+找问题+谈体会+出办法”的学习交流新模式。
“四”是四个确保:提高政治站位,确保认识到位;坚持刀刃向内,确保检视到位;坚持问题导向,确保措施到位;注重教育实效,确保落实到位。
“十”是十个重点工作:狠抓商会党建引领发展工作;举办“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和报告会等系列活动;狠抓干事创业机关作风建设;狠抓理想信念和意识形态教育;狠抓“四好商会”建设;狠抓工商联系列调研活动;狠抓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商会党委工作;狠抓全国的“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狠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狠抓配备“法治副总”等服务企业工作。
在抓好机关主题教育自身党建工作的同时,重点在商会党建和“四好商会”建设上狠下功夫,打造基层商会党建的标准化建设样板,深入一线,现场指导,找出问题,厘清思路,精准施策,帮助解决各种问题。
蚌埠市蚌山区城南商会,是一个以商贸经营户和小微企业为主体的基层商会。如何以党建促会建引领企业发展,结合“四好商会”建设,多次上门精心指导和业务辅导,城南商会首次在安徽省“四好商会”评比中名列前茅,得到充分肯定,成为基层商会以党建为特色的标准化“四好商会”。目前,蚌埠市工商联荣获全国“四好商会”1家,全省“四好商会”5家,走在全省前列。
让主题教育成为助力发展的“推进器”助力“两个健康”,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是蚌埠市工商联党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中之重,自觉地把主题教育作为助力发展的“推进器”,以服务民营企业加快发展为抓手,坚持“项目定了干,一切手续我来办;项目开了工,一切服务我跟踪,项目投了产,一切困难我来管”的服务理念,主动为企业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努力把党和政府的惠企政策转化成转型升级的动力、创新发展的活力和企业实实在在的效益。
主动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牵线搭桥,认真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蚌埠市工商联为丰原集团与安徽医科大学对接,搭成了在丰原集团建立博士工作站、新产品联合研发、高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同时,又为丰原集团与央企合作,签订了每天供应80万只可降解生物包装袋,为蚌埠生物基材料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组织民营企业参加“百企帮百村”节日慰问、产业帮扶、专家义诊等扶贫活动,318家民营企业进入全国工商联“万企帮万村”台账管理系统,帮扶村258个,企业投入总金额7942万元,公益捐赠344万元,精准扶贫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举办“民营企业招聘周”人力资源对接会,组织108家民营企业提供岗位1000余个,现场达成用工意向126人。组织了《产融结合的逻辑》《百年明德讲堂企业管理大型公益讲座》《“新徽商”领导力提升与企业传承》等6场大中型培训活动,500多名企业高管参训,深受企业好评。
让主题教育成为检验工作的“试金石”。讲政治、干实事、争先进、创一流作为蚌埠市工商联党组主题教育检验各项工作的“试金石”,坚持在守初心中坚信念、在担使命中强责任、在找差距中查问题、在抓落实中求实效。
创新政策宣传方式,在市工商联微信群内推送“政策早知道”。目前,已调解总价值2000多万元的多项项目,达到全省一流水平,得到省工商联领导的充分肯定。
7月份,承接了全国工商联的“民营企业调查点”分会,并作经验介绍,以优质高效服务会务工作而得到全国工商联的认可。指导成立了全省首家军拓创客空间,为退伍军人提供信息资源对接、项目推广宣传、就业创业培训、风险投资等服务,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全省属首创。
让主题教育成为廉政建设的“防火墙”,党风廉政建设是工商联党组常抓不懈的硬性任务。认真开展检视问题、查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从认识上找站位不高、思想上找认识不深、行动上找动作迟缓、效果上找成效不显问题,推动机关干部担当作为,市工商联以“对标中心找差距,立足自身勇担当”为主题,扎实开展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活动,机关实行大轮岗大交流,进一步推进定岗定责,建立健全“人、事、岗、责”合理匹配机制,展现了“职能强化融合、机制岗位相宜、工作紧密配合”的新理念,机关责任担当意识明显增强,机关干部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