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联合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全球食品安全共治论坛”。沃尔玛和沃尔玛基金会于2016年10月宣布在5年内投资2500万美元用于应用科学、教育和传播领域的研究项目,助力中国提升食品安全水平,2019年是实施该承诺的第三年。
包括阿肯色大学、康奈尔大学、瓦赫宁根大学、清华大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等七家机构共八个项目在活动中向来宾们汇报了他们的工作。这些项目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广泛的食品安全议题,包括食源性疾病的风险评估与预测、食品保质期及质量与安全管理、榴莲等高价值新鲜水果的供应链管理、消费品供应链可信度建立、中小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建设和标准建立以及儿童与消费者食品安全科普教育等。这些项目共同的宗旨都是希望促进中国食品安全的共建、共治、共享,为全行业和终端消费者创造共享价值。
这些项目目前所取得的成功和在本届论坛上所分享的最佳实践,正是“创造共享价值”理念的体现。正如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执行主任严志农博士表示,这些项目是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成功范例,展示了全球协作在整个行业网络中提升食品安全的重要力量。希望通过连结国内外的零售商、供应商、食品安全科学家和监管人员来共同解决供应链透明度的问题,造福中国社会。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非常认同分享最佳实践是实现食品行业共赢的一种重要方式。她说:“企业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主体,他们的艰难探索与成功实践才是真正构建中国食品安全防线最牢固的基石。保障食品安全并不是食品工业的终极目标,而是不断与全球食品安全理念和方法接轨的过程,也是产生最佳实践的基础和载体。沃尔玛在中国食品安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作出了大量公益性和引领性的工作,体现了其全球视野及一个优秀企业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管委会主任、山姆·沃尔顿食品安全法教席胡锦光教授则在致辞时展望了2020年食品安全政策,他说:“我国食品安全有所好转,但形势依然非常严峻。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公开发布,强调必须深化改革创新,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