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芯片产能过剩 下游销售壁垒凸显

LED行业三季报成绩差强人意

作者: ■见习记者程子桐
    
    日前,A股上市公司2019年三季报披露正式收官。据统计,五成以上的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九成上市公司实现盈利。
    国星光电、长方集团、三安光电、乾照光电、华灿光电、利亚德、奥拓电子、木林森、三雄极光等LED行业公司也相继披露了三季报,相比如此亮眼的A股整体业绩表现,LED产业的业绩表现就显得有些差强人意。
    上游产能过剩利润大幅下滑
    业内人士称,供需失衡是拖垮LED产业业绩的主要原因。具体而言,LED产业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上游芯片、中游封装和下游应用三个领域。上游领域技术含量高、资本投入大。近年来在国内各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以及全球LED芯片向中国大陆转产的双重刺激下,LED芯片厂商大举扩产,产能过剩,叠加贸易摩擦,市场供过于求,大批产品无奈只能转换成为库存。
    该细分领域主要的上市公司包括三安光电、乾照光电以及华灿光电等。从三季报来看,华灿光电三季度LED芯片毛利率依旧为负值,乾照光电则下降至11.38%这一历史极值。
    从毛利率数据看,由于降价去库存,三安光电的产品价格下滑,与此同时,研发费用率今年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前三季度研发费用1.21亿元,同比增加38.79%,主要系新增研发人员薪酬支出等,共同导致毛利率下滑。
    乾照光电的三季报显示,该公司货币资金的减少,主要是由于乾照光电南昌基地的投产所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也使开发支出增加%;LED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领域,一直是我国政府较为重视的产业之一,政府补助的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减少。
    中游上下承压
    中游封装领域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度较高,在上游芯片企业竞争惨烈的情况下,中游领域的业绩表现愈发显示出个体差异,部分公司由于产业链扩张,产业结构的调整而维持较高利润;部分公司由于营业状况改善业绩逐步好转;部分公司由于产能扩充而使业绩下降。
    从中游封装龙头木林森披露的三季报来看,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41.33%。公司主营业务已经转向下游品牌,整体毛利率也由于产品结构的变化而上升至新的层级,整体商业模式正发生改变。目前来看,下游业务与中游业务在逐步好转的趋势中,毛利率上升与费用率下降同时进行,协同作用充分显现。
    国星光电的业绩则略有下滑。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5.8亿元,同比减少7.7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3亿元,同比减少18.39%。对于其业绩表现,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国星光电于今年年初宣布的10亿元投资新一代LED封装器件及配套外延芯片的产能扩充计划,截至目前已经投入5亿元项目资金,预计今年四季度将开始逐步放量,对全年的业绩有一定帮助。”
    销售壁垒显现分化明显
    显示、照明环节毛利率则普遍有所上升,包括LED芯片在内的原材料价格下降,给了下游毛利率提升的空间。
    业内人士称,现在下游应用领域处于分化期,竞争虽然仍旧激烈,但是未来需求会更加个性化、专业化,品牌和销售壁垒显现。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夜景照明龙头企业,利亚德承接包括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户外LED显示屏和主题彩车等多个标志性大项目,其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1亿元,同比下降15.22%。公司解释称,其营收下滑主要是由于公司放弃了部分收款存在风险的夜游经济项目,与此同时,智能显示和小间距保持稳定增长,综合来看,使仍旧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据披露,奥拓电子前三季度归属母利润1.48亿元,同比提升23.5%。奥拓电子表示,前三季营收有所下滑主要是本期智慧照明工程收入减少所致。净利润增长主要是金融科技、LED显示业务收入增长,综合毛利率提高所致。
    据中国民生银行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郭晓蓓介绍,受LED芯片行业无序扩张等因素影响,LED芯片价格从2018年以来持续下滑,目前仍处于下行趋势中。
    她表示,目前,全行业正在着力化解局部经营困难,通过有序推进新一代LED封装器件扩产项目、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开辟新的市场领域与空间,力争在产品上做更多的延伸、加强产业链协同、优化客户和产品风层,力求巩固和提升业绩。预计今年四季度将开始逐步放量,对全年的业绩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