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措施获解除

长安责任保险业务全面恢复正常

作者: 【记者朱永康北京报道】
    日前,记者从长安责任保险获悉,银保监会于11月初向该公司下发了解除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正式解除了因长安责任保险偿付能力不足而对其采取的包括停止接受部分新业务、停止增设分支机构等监管措施。这意味着长安责任保险的经营发展已全面恢复正常。
    银保监会同时要求,长安责任保险在解除监管措施后,应高度重视偿付能力管理,牢固树立偿付能力底线思维,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合理确定业务规模,加强偿付能力动态管理,做好预测分析和资本规划,健全资本补充机制,确保偿付能力持续充足。
    根据长安责任保险近日发布的最新偿付能力报告,今年三季度,该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到166.98%,已达到监管标准。该公司偿付能力报告显示,8月,银保监会已批复同意长安责任保险增加注册资本的申请,增资后该公司资本金增加至32.5亿元,实际资本大幅增加,偿付能力充足率得到有效提升,并已满足法定监管要求,公司偿付能力阶段性不足风险得到较好化解。公司将按照偿二代监管要求,认真检视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不足,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提升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管理水平。
    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长安责任保险由于信保业务遭遇挫折,使得偿付能力不足。2018年12月以及2019年5月,银保监会先后对长安责任保险采取停止接受部分新业务、停止增设分支机构、高管限薪、强制增资扩股等监管措施。
    据长安责任保险透露,面临偿付能力危机,长安责任保险迅速启动了引进新股东增加注册资本金的工作。此次增资全部由两家新股东认购,国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厚资产)和安徽一家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蚌埠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蚌埠高投)成为长安责任保险第一、第二大股东,共计增资16.3亿元,分别持股31.68%、18.45%。
    资料显示,国厚资产是经中国银监会核准公布,安徽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地方AMC),也是国内首批获得地方AMC牌照的五家公司之一,在全国地方AMC中均位居前列。另一家新进股东,蚌埠高投成立于2003年7月,属于安徽省蚌埠市承担地方建设特殊职能的国有独资企业。
    此前,长安责任保险因股东股权问题而备受外界关注。此次增资创造出了地方政府和地方AMC联合化解问题金融机构风险的创新模式。蚌埠有关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此次参与增资长安责任保险,是落实党中央“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和蚌埠市“逐步建立一核多点的皖北金融集聚区”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围绕“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而采取的战略举措。入股长安责任保险将大大促进蚌埠市乃至安徽省的金融保险业发展,更好服务当地实体经济发展需求。
    受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依然有不少的中小保险公司面临资本不足、发展缓慢、风控薄弱等问题。此次长安责任保险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大幅增资,化解了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可以算是中小保险机构化解风险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