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华:改革起宏图 一帆风正远

作者: ■洪崇恩万润龙

    今年年初,由上海市委统战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工商联联合表彰了“第五届上海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在50名获奖者中,来自浙江台州的在沪浙江黄岩商会副会长、上海起帆电缆公司董事长周桂华引人关注。他以过人的胆识,将起帆电缆从创办之初近10人的小公司,一步步经营到中国电缆行业十大品牌,成为电缆行业的知名企业。
    如今的“上海起帆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起帆”),员工数量达到了180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0多名,年生产能力也达到了近100亿元,进入了上海制造业的前50强和民营企业50强。
    回顾周桂华这些年走过的路,正充分印证了改革开放是硬道理。40年前那个12月,是自然界的寒冬季节,却又是名副其实的早春气候。从北京刮起的强劲东风,一夜之间吹遍神州大地,也吹到了浙江东部沿海的黄岩、吹进了一个叫“净土岙”的小村庄的村民心坎。
    净土岙人也出去了不少。其中就有不足二十岁的青年周桂华,开始是听别人摆生意经,后来就帮路桥一家电线厂当供销。“萝卜干饭”吃了三四年,基本掌握电线生产的工艺,也摸懂了“诚信待人”“质量取胜”的总窍门,又有了一些积蓄,周桂华寻思自己何不也办个工厂,尝尝当老板的滋味?于是,净土岙村出现了有史以来第一家私人电线厂,厂址就设在净土寺旁边。后来,周桂华的志向更大、劲头更高——1992年末,刚过而立之年的周桂华来到上海青浦赵巷镇,置了六亩多土地,正式办起“上海起帆电缆公司”,专产民用电线。
“起帆”攀高峰扬帆闯世界
    在上海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周桂华如鱼得水,眼界更宽、信心更足、勇气更大、用心更专、获益更多。
    到上海7年后,青浦赵巷的这家作坊式小厂已迁到相邻的重固镇,发展成年产近20亿元的大型工厂。2007年年底,重固镇的厂区又太紧绷了——而青浦的土地资源也很紧张。幸好,有“吴根越角”之称的上海金山区张堰古镇向周桂华张开了怀抱。经过两年的筹备、基建,一座占地160亩的新“起帆”于2010年上半年顺利投产。2012年底,新办公楼竣工,“起帆”公司的总部移师张堰,一个全新的“起帆5年发展规划”也随之正式执行。至2017年底,起帆电缆年产值达到了57亿元,成为上海电线电缆行业的第二大龙头骨干企业;企业也顺利实行改制,成为“上海起帆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绝不只是规模、体躯庞大,也远不只是一名之改——今日的上海起帆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在改革开放强劲东风持续吹拂鼓舞下,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已登上了上海的重要产业门类的最高点。
    有一系列翔实数据支撑着这个结论:总占地280亩,厂房总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10多亿;拥有员工总数1600人,来自全国各地;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100多名,许多来自上交大、西交大、哈尔滨理工大学等名牌大学和相应专科学校;公司全员人均劳动生产率高达390万元。
    公司拥有包括德国、俄罗斯、美国、法国等国设备在内的先进生产和检测装备300余台套。除按国家标准(GB、JB)、煤炭部标准(MT)生产外,还参照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和英国(BS)、德国(VDE)、日本(JIS)、美国(ANSI)等发达国家的行业先进标准,建立了完善的工艺管理和产品质量体系,按这些标准组织生产,因而早已通过ISO9001-2000、ISO14001、OHSAS18001等国际管理体系认证,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上海名牌”、上海市“全面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企业、“全国质量和服务优秀企业”“上海民营企业50强”“中国线缆企业50强”等多项光荣称号。
    各类优质“起帆”电线电缆产品,除随绿地、龙湖等大型地产机构一起“飞入寻常百姓家”,还广泛应用于上海市和国家级重点工程项目,如上海石化、宝武钢铁公司、金茂大厦、浦东国际机场、上海地铁(1、2、8、9、11号线等)、北京2008年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体馆、世博轴、日本馆)等等。更可喜的是,近年来“起帆”之帆已飘出国门、高扬海外,出口产品品种与数额与年俱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像澳大利亚、秘鲁、韩国、菲律宾、印尼、也门、阿联酋、塞浦路斯等已普遍采用中国“起帆”电缆,连英国、美国、德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及地区,也纷纷向“起帆”敞开大门,因为“起帆”已历经考验,赢得了那些高眼界、严挑剔的市场用户的高度评价。
“信”游商海“品”拓市场
    当“起帆”近30年越飞越高、越走越远的时候,不少本来很红火的电线电缆企业却先后关门歇业,那是什么原因?
    周桂华对此的回答很直率:“我出自黄岩乡里,乡里人一向讲究以诚待人。一卷百米长的电线,真正一量,只有95米甚至更短,说是采用什么‘防火国际标准’,一放到火边就软了、着了。这样的电线电缆,这样的厂和这样的人,不出问题才怪!我周桂华这辈子办企业之所以发展顺利,一靠党的好政策,二靠自己诚信做人,诚信搞生产、诚信搞服务。不说其他,‘起帆’的百米线缆,每一卷都可以拿来量,缺一厘米都由我们负责。”
    近年来,国内国际电线电缆市场的竞争都十分激烈。尺寸长短还只是外表,内在质量合不合标准,才是真功夫。
    说起“起帆”以品质取信市场的故事,很难在一篇文章中讲全,只能撷取其中的一个镜头:那一年,北京奥组会为“水立方”采购低压电缆,“起帆”和几家大企业一起被列入采购对象后,没多久建设指挥部就派专家突击一般到企业“看货”。“其实他们是来查看生产过程、检验生产情况和产品质量。我们当时一点儿也没作准备。但我们根本不必专门准备,我们从购入原材料开始直至每一道生产、检验工序,都设有严格的质量管理,所以‘起帆’的产品从不怕检测。无论何时检测、送到哪里检测,都不会有问题。”周桂华自信满满地说,“后来才知道,其他企业因没有‘准备好’,被查出不少缺陷。而我们靠平时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就受到好评、打了高分,产品顺利地进入‘水立方’。”
    周桂华说,从2011年起,英国的多家煤矿都用上了来自中国的电缆产品——上海起帆电缆公司经过多年努力,终于使自己的煤矿用电线电缆通过了英国专家的严格检测,全面进入英国的几大煤矿。“起帆”电缆,为中国人在世界上争了光,而它自身的煤矿用电线电缆生产专线,也已是公司内部的一条标杆型的生产线。
“什么是诚信?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确保产品的质量就是诚信,为客户提供高水准的服务也是诚信,再加上信守、落实合同规定的其他法律义务。我们企业这些年始终坚持抓诚信体系的建设,才能受到市场的认可与信赖,才能经历多次大风大浪而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新时代新需求新规划新航向
    新形势带来了许多新的需求,也对电缆供给侧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挑战。“起帆”公司已经制定多项发展规划,来主动积极地应对这种挑战。
    “起帆”未来的发展将着重在质的升华。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起帆”已经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与众多大学及科研院所开展了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以加强自主性科技创新与市场急需的高端应用产品,譬如工业机器人用电缆、极寒电缆、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等,还有一些军用、航空航天用电缆如核电站1E级电缆和高温超导电缆技术的研发。这些电缆可靠性要求高,必须适应各种极端环境,以往多为国外一流企业所垄断。“起帆”正在努力迎头赶上,其中有些成果已进入中试阶段,一旦投入批量生产,将在很多领域填补国内空白,也将为“起帆”带来不少新的增长点。
    在安徽池州,又一座更大型的新“起帆”工厂已经选址确定,并随即投入了紧张的建设。“新的工厂将比目前在上海的所有生产场所面积更大,建成后可望成为中国华东地区规模最拔尖、生产水平最先进、产品品质最高的电线电缆基地之一。其吸引就业、上缴税收、产生效益也都将同步扩展,从而可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回报国家。”周桂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