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狠手整治景区是“刀刃向内”之举

作者: ■刘天放

    《台州日报》消息,日前,在台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召开的台州市国家A级景区复核情况通报会上,1家3A景区被摘牌,6家景区被警告或通报批评。此前,台州市县两级文旅部门在8、9两月组织景区检查小组开展全市A级景区复核检查工作,参与复核景区共48家,其中4A级5家、3A级景区41家、2A级景区2家。
    台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给出的理由是,温岭市四季生态农业园景区因大棚房整治,拆除大部分游客设施,景区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已无法达到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准,予以取消等级处理。而被警告的6家或被通报批评的其他景区,也存在管理弱化、服务退化、设施老化和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
    可见,对这些A级景区的处理,有理有据,这些景区被处罚一点都不冤枉。千万别以为评上了等级,就可以高枕无忧。如果服务质量不能与等级相符合,那么给予其处罚就顺理成章。否则,就无法满足游客越来越高的要求,也无法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地方在权限内对所管辖的景区采取的整治措施,体现了“刀刃向内”,不护短整治旅游景区的决心。众所周知,2015年山海关景区成为国内首个被摘牌的5A级景区,曾引起轰动。虽然后来经过整改达标后恢复了5A级身份,但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而日前,著名5A景区乔家大院,同样出现了旅游监管缺失等问题被摘牌,引起了更大轰动。
    但凡被摘牌的景区,无非是卫生脏乱差,门票价格畸高,设施陈旧,安全隐患众多等,服务水平已达不到要求。而对于地方管理部门来说,督促管辖景区提升服务质量,对不达标的景区给予职权范围内的批评、警告乃至摘牌处罚,就是主动有为之举,这对倒逼景区提高服务质量,警示其他景区,无疑具有很大的作用。
    下阶段,台州市景评委将督促指导受处理景区严格对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对仍达不到等级标准的予以取消等级处理。同时,以刀刃向内的决心,持续开展深入查、彻底查、回头查,坚决整治、加快整改。就是说,台州市对管辖景区摘牌时毫不留情,景区想重返时手也不软。试想,如果当初乔家大院所属管理者能做到“不护犊子”,也“刀刃向内”,被摘牌是不是可以避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