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来出现的脱实向虚问题,在制造业方面,有成本不断上涨导致利润减少的因素;在宏观调控方面,也存在没有及时到位的缺失。所以要深入分析,因症下药。
2.机动车限购是因为基础设施资源短缺而产生的,但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将这一矛盾破解或者缓解了,再次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服务城市提供了范本。
3.尽管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但经营者群体的商业文明意识并不会因此就同步提高,所以提倡对新业态审慎监管,并不意味着放弃监管。
4.环境生态的保护和优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体现了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丰富内涵。
5.快递业不能把我国低端劳动力过剩作为可乘之机,进而突破法律底线、压低劳动成本。从业者要自觉,监管更要到位。
6.破除“门票经济”模式,关键是要分配好“全域旅游”相关各方的利益获得。比如景区一旦收不抵支,因景区而受益的区外商业体应予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