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推动 打造政商关系新生态
江西省工商联以真招实效助推优化营商环境
作者:
■本报记者江丛干实习生周迪
近年来,江西省工商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重要要求,多措并举,积极推动构建政商关系新生态。如今,在江西,非公经济摆在了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工商联的工作也赢得了省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2018年,江西省工商联围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内容提交的报告,获得省领导批示达26次,其中省主要领导批示12次。今年1至8月,获得省领导批示达28次,其中省主要领导批示15次。
“择高处立”,为合力打造政商关系新生态,江西省工商联精心谋划,高位推动。一是积极筹划重要会议,连续两年推动江西省“两会”期间召开由省长出席的民营企业座谈会,2017年以来推动召开了3次由省主要领导出席的政企座谈会,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向省委省政府提意见、谈建议,在全省形成政企沟通良好氛围。二是代起草《新时代江西省非公有制经济五年发展规划(2019-2023年)》并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将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纳入规划,提出到2023年江西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设进一步推进,政商预警机制更加完善,努力打造成为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创新区。三是推动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重要文件,因地制宜明确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建立容错免责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严守政商交往底线,着力破解“亲”而不“清”、“清”而不“亲”等问题。并制作《赣商之歌》,引导更多民营企业家成为新型政商关系的模范。
在江西省工商联看来,构建政商关系新生态,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优化营商环境,真正为民企解难题、办实事。
2017年以来,江西省工商联每年都深入组织开展全省营商环境评估,着力推动建设“四最”营商环境。针对有些干部为企业服务中存在的“怕慢假庸散”,去年共梳理归纳88条问题,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对评估报告反映的问题批转到各设区市和有关省直单位,江西省长易炼红就评估报告反映的问题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调度,推动了一批制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问题的解决。今年进一步优化评估指标体系,开展综合指标和分项指标的量化排名。江西省工商联还推动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四套班子领导挂点联系园区和企业的机制,推动持续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近年来参加干部近4万人,走访企业3.3万家,解决企业困难2.6万个,年初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了民企大走访活动。
2018年5月,江西省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中心成立,由江西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江西省工商联具体实施。中心成立一年多,积极作为,赢得了省委省政府和广大非公有制企业的点赞。截至今年7月底,中心累计接到非公有制企业诉求反映1426人次,对其中285件实质性维权诉求进行了甄别分析,向各设区市、省直承办单位分办92件(办结58件),向省政法各单位移交涉法涉诉诉求70件(办结30件),中心自办72件,正在审核分办30件,提请省检察院研判21件。省委书记刘奇在4期维权工作专报上作了批示,省长易炼红连续批示3次,充分肯定了中心的工作成绩。目前,江西省市两级均成立了非公企业维权中心。真招实效的维权服务,成了江西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张亮丽品牌。
江西省工商联还着力帮助民营企业化解“融资难”,使“融资的高山”不再高不可攀。今年,在工商联的大力推动下,江西首家民营银行“裕民银行”获批,江西联合征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江西广大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有了更广阔更便捷的融资渠道。
“年年都有新气象。现在,到工商联走一走坐一坐谈谈心反映诉求的企业家越来越多了,清茶一杯,感情融洽,工商联让企业家们越来越有了办事‘找到门’、发展‘找到路’、解困‘找到家’的感觉,江西的政商关系也在不断走向新境界。”江西省工商联副主席洪跃平这样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