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亿投资再过山海关
绿地启动哈尔滨东北亚国际贸易中心项目
作者:
■本报记者刘洁蒋承志
日前,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新区举行了东北亚国际贸易中心项目签约暨启动仪式,这是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上海国资旗下的综合性地产商参与“东北振兴”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首个重大项目落地,这也是进博会全球商贸资源首次被引入东北。而绿地哈尔滨项目开启的,则是长期以来跟东北相关的话题——投资到底能不能过山海关?
哈尔滨项目带来的新模式
据了解,哈尔滨新区区位条件优越、科技和产业基础比较雄厚、生态环境优良、对俄合作历史悠久、战略地位重要,是中国唯一的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和最北部的国家级新区。
哈尔滨东北亚国际贸易中心位于哈尔滨新区核心位置,总用地面积约172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361万平方米,初步规划以打造“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为核心,打造服务于贸易港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复合型智慧生态新城,包含商务、金融、科技、大型国际会展、国际会议中心及酒店集群等多种业态。其中,两栋318米高的超高层建筑建成后将成为哈尔滨地标性建筑。
按照预期,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包括城市展厅、全球商贸港及住宅;二期包括会展中心、会议中心及酒店群、318米超高层、大健康中心及住宅;三期包括东北亚风情街、318米超高层、商办综合体、星级酒店群及住宅。绿地将利用已建成的上海进博会“6+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上海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所取得的经验,为该项目导入海外商品采销、国际贸易、物流仓储、商业零售运营等领域的成熟运营经验和丰富产业资源。
据介绍,绿地已经分别与华为、阿里就哈尔滨东北亚国际贸易中心打造5G及人工智能示范区签约,将华为、阿里等绿地“地产+产业”体系的重要合作伙伴及其产业资源引入该项目,包括在智慧园区/小镇/商办建设、ICT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及5G产业等核心业态产业及机构入驻等方面全面合作。绿地还就推进该项目会展经济相关业务与国际会展巨头汉诺威公司签约。
据悉,绿地集团已经与哈尔滨市政府签约全面战略合作,并与哈尔滨新区管委会签订招商引资协议。当天,绿地还宣布了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四家银行签约,共获得280亿元授信。
绿地也要“投资正过山海关”
此前的8月15日,绿地与辽宁省沈阳市国资平台共同组建的沈阳城建集团揭牌,在基建领域助力沈阳城市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而今年早些时候,绿地也开始了与吉林省的合作。
长久以来,提及东北地区,随即就会联想到“投资不过山海关”这一说法,舆论如此,业界实情大抵也如此,投资者也常因此望而却步。
但是,自2018年全面振兴东北战略重被提出,由于国家有关东北振兴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东北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等原因,民营企业巨头纷纷响应政策号召抢滩东北,不断加大对东北地区的投资力度。
今年7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副司长曹元猛表示,在已有的投资基础上,阿里巴巴、恒大、万达等一批著民营企业纷纷宣布将进一步加大对东北地区的投资力度。其中万达在沈阳宣布投资金额已超过1000亿元,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和5个万达广场。而马云带着阿里集团跟黑龙江一口气签了6个农业战略合作,则被看作是打破“投资不过山海关”魔咒的肇始之一。
作为积极响应“振兴东北”战略的绿地集团,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哈尔滨东北亚国际贸易中心,是新时代绿地集团助力东北振兴、扩大在黑投资的重大战略性项目。绿地集团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营,把该项目打造成为黑龙江新时期“改革创新的重要战略平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展示窗口”。
政策利好背景下的资源抢攻
虽然绿地哈尔滨项目是已经经过若干积淀才落地的项目,但是,此次奠基,被看做是黑龙江新获得自贸区资质后的最大项目利好。与此同时,考虑到之前的阿里、万达等对黑龙江的投资,业界普遍感叹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政策利好正在被大企业用各种方式抢占了。
据了解,哈尔滨新区区位条件优越。因此,区位条件优势与政策红利加持,才有了张玉良信心十足地发言:“哈尔滨东北亚国际贸易中心是新时代绿地集团助力东北振兴、扩大在黑投资的重大战略性项目。”
张玉良指出,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国资国企混改,到此次在哈尔滨以创新模式深度助力“振兴东北”,将5G、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创新产业链资源引入东北、科技创新基因植入东北,绿地正全产业、多维度践行“振兴东北”,引领新时期“投资正过山海关”。
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张玉良表示,相对资源成本低,也是东北的竞争优势,特别是近两年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按党中央要求,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从新区到哈尔滨市各部门都非常注重打造营商环境,绿地集团切实感受到了黑土地上营商环境发生的显著变化。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最佳的商务成本,是吸引绿地“北上”投资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