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讯】公募基金的主动股票投资能力主要体现在择时、配置和选股三方面,而能否超越业绩比较基准获得超额收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评判指标。海通证券最新发布的基金超额收益排行榜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市场仅有78只主动股票开放型基金(份额合并计算)超额回报在20%以上,其中工银瑞信旗下基金独占10只,位居行业第一,再度彰显其主动投资管理优势。
具体来看,今年前8个月,全市场近350只主动股票开放型基金平均超额收益率为12.06%,其中78只(份额合并计算)超额回报20%以上,工银瑞信基金占比达13%,工银国家战略主题、工银美丽城镇主题、工银智能制造、工银文体产业、工银养老产业以及工银前沿医疗等10只行业主题基金超越业绩基准逾20%,其中工银文体产业最近2年、3年超额收益率分别达67%和91%,居全部主动股票开放型基金第1、第3。凭借近1、2、3年的优异业绩表现,工银文体产业、工银美丽城镇主题、工银前沿医疗、工银国企改革和工银新蓝筹等7只主动股票开放型基金,获海通证券三年期五星级最高评级。
展望下阶段投资,兴全合泰拟任基金经理任相栋表示,或将更偏向于逆向投资风格:“投资的本质是去挖掘优秀的公司与其一起成长,更倾向于去赚取自己认知范围内可以赚的钱。”
任相栋强调称:对商业的理解都是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同时由于这种不成熟,A股经常会出现明显高估或低估的资产,比如现在的很多“核心资产”在2014年就是10倍PE左右,2015年前后明显的互联网泡沫,这些错误定价的资产就是A股的“送分题”,对基金经理而言可以通过积累提高资产定价的水平,将这些送分题做好就能实现不错的收益。" 在任相栋看来,由于构成市场交易主体的上市公司,投资者都处于一种进化的过程中,所以整个A股市场都处于一种不断进化的状态,“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投研能力,不断地从看上去杂乱的市场中完善适合自己的方法论,挖掘出更多优秀的投资标的。”(穆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