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即墨区工商联:

“新e通”倾力解决民企发展难题

作者: ■本报记者路敦海通讯员孙文良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工商联近几年在如何搭桥梁连纽带提升为民营企业服务上做了认真探索,由初期的拉队伍打造学习交流提升平台,延伸到有效为企业解决现实问题,研究提出惠企发展政策,平台作用逐步升级,工商联工作实现了由1.0到4.0阶段的飞跃,服务能力逐步提升。这个服务民企的长效机制和绿色通道就是即墨区工商联倾心打造的“新e通”。
    据介绍,“新e通”的寓意包括:“e”是“意”的谐音,民营企业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可以畅通反映上来;“e”代表互联网、微信等现代化反映渠道,意味着政府和民营企业“心意”相通。这是即墨区工商联为解决民营企业“痛点”“难点”,回应民营企业诉求推行的“即墨方案”。
    以问题为导向
    助力企业解决现实问题
    对于企业反映的问题,即墨区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做好工商联企业意见建议办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对办理工作做了明确规定,主要流程为四个部分:一是由即墨区工商联负责收集企业提出的需政府部门协助解决的实际困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或企业发展诉求等,定期形成《工商联企业意见建议情况报告》上报区政府;二是由区政府办公室对区工商联定期汇总转交的意见建议诉求进行分解交办、组织协调,并跟踪督促企业意见建议办理工作;三是由承办单位做好企业意见建议的办理、上报和审查工作;四是由区工商联组织相关商会和企业、区政府组织职能部门进行面复座谈,承办单位当面答复意见。
    2018年5月以来,即墨区工商联先后开展了多次企业实地调研,召开了多次企业家座谈会,倾听企业诉求,收集、整理企业意见建议共计19条,其中共性建议16条,个性建议3条。收集上报的意见建议都是企业反映强烈、急需解决、直接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对即墨区工商联提报的意见建议,区政府高度重视,由区政府督查办公室负责全程跟踪办理,相关部门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事项办理,并上报区政府办,对意见建议办理初审不理想的,区政府督查办公室根据情况进行二次督办。意见建议办理结束后,区政府分管副区长带领相关职能部门,举行面复座谈会,现场为企业答疑解惑,面对面沟通交流。通过这一“闭环”,许多问题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得到了有效解决。一些超出地方政府部门职权范围的意见也实现了政府与企业的有效沟通。特别是在解决政府部门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政府部门真正听到了企业的呼声和需求,逐步改变“重处罚,轻服务”工作作风,变“向后看”为“向前看”,寻找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办法,“店小二”意识不断增强,为企业服务合力逐步形成,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以政策需求为导向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民营企业对惠企新政策特别是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扩大投资、品牌培育、国际合作等方面政策的现实需求,打破企业发展枷锁。今年,即墨区工商联选取了高新技术产业、童装产业、文化产业、物流业、建筑业等行业内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进行了深度调研,同时针对“双招双引”、奖补政策、中介组织服务、人才引进等板块进行了精准调研,充分了解本土民营企业政策需求,汇总了企业家们反映的自身企业政策需求和企业共性政策需求23条,形成了《关于促进即墨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调研报告》上报区政府。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到区工商联召开企业座谈会,听取民营企业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现场为部分企业解决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对于企业反映的政策诉求,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10条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普惠性政策,内容涉及工业企业发展、外经外贸、童装企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等四个方面。
    政企“新e通”让更多企业家的声音进入决策,大大提振了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信心和决心。另外,还加强了涉企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
    专门印发了中央、省、市、区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宣传手册,提高政策知晓率;及时邀请区招商办、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区税务局等单位分管同志进行政策宣讲。为了及时传达宣传相关政策,区工商联搭建政策宣传平台,专门建立了由副主席企业办公室主任(秘书)、商会秘书长、执委小组组长、相关职能部门的分管领导组成的政策宣传群,及时将区委、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涉企政策发送到政策宣传群,群内人员按照工作流程,及时传达到企业负责人,大大提高了政策知晓率。
    突出三个重点
    保障“新e通”有效运转
    政企“新e通”是一套运行机制,也是一个平台,需要有完善的保障措施。
    一是政企“新e通”的重点在收集有效的、具有代表性和深度的意见建议和政策诉求,意见建议和诉求收集得好、质量高,才能够促进问题解决。去年以来,即墨区工商联先后多次组织副主席企业座谈会、行业商会座谈会等多层次不同群体的座谈会,并联合区政法委、纪委监委等多个区委、区政府部门面对面听取企业呼声,收集意见建议,解决现实问题。在研究企业政策需求时,更是“一对一”“面对面”与企业家促膝交流,真正听懂了企业,找准了着力点。
    二是政企“新e通”的关键点在意见建议和政策的办理。企业意见建议办理得好,企业就满意、就信任,就会形成政府和企业的良性互动。区政府督查办公室对区工商联提报的意见建议办理全程督办,保证了意见建议的办理成效。更为重要的是,这项工作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为“新e通”开绿灯,抓调度,许多问题迎刃而解。“有困难找工商联”是区长给区工商联的工作定位,也正成为一种工作模式。
    三是政企“新e通”的支撑点在考核。每次政企面复会,区工商联都组织企业家对部门办理情况进行现场评议,评议结果直接与区委、区政府年终对部门、镇街考核挂钩,从而推动政府部门转变作风,主动对接,主动服务。政企“新e通”,推动了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法治环境等一系列营商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得到了企业的较高评价,企业对政府工作的满意率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