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企业情怀 打造百年基业

晋城市良辰快捷宾馆总经理陈和

作者: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翻开新篇章,“打铁必须自身硬”,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党的建设始终在路上。作为企业的带头人要以上率下,做好引领作用,积极投入企业党建工作中。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非公有制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2018年11月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动力。减免税收负担、解决融资问题、营造公平环境、完善执行方式等有效保障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党建出生产力,抓党建就是抓发展。党建强,企业才更强。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也是增强党的领导、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民营企业党建在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企业和社会稳定,促进了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通过五天的学习,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作为一个小微型民营企业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不断学习、不断深化自我是推动企业发展、深化经济转型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出发点。
    作为小微型民营企业家,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站位,加强企业党政建设,深化员工思想改革,严明企业纪律,坚持正确用人。严抓企业作风建设,传递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推进以党章为根本的企业党内建设。积极建立企业基层党组织,加强员工思想教育,规范企业制度,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贯穿于企业建设中去,积极开展主题教育,为企业谋发展,为员工谋幸福,将党的规章制度与企业文化制度相融合,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做好先锋模范作用。
    气度决定格局,作为管理者,如果格局过小,企业发展的空间也将限制在一定的小范围内而无法摆脱瓶颈,胸怀的广度决定了事业的高度,想在事业上走得更远,在经营管理上要拿出足够的胸怀和格局。自2015年起,我们不断外出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格局与胸怀,以建设“百年企业”为使命,以实现“百年美景梦”为目标,为全体员工逐步覆盖五险,逐年提升员工薪资待遇,新增女性员工婚产假福利政策等,提升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基础上更注重为员工谋取福利,以实现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
    同时,领导者的胸怀还决定了团队的凝聚力。作为企业的领头人,领导者有怎样的远见与卓识,团队就会向着怎样的高度去发展,世界上伟大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认同和凝聚力”。而企业的文化建设便是团队凝聚力最直接的表现,企业的文化建设直接决定了团队是否健全,能否协同一致向一个方向发展,诸如华为公司、阿里巴巴、联想集团等,企业领导人的水平直接反映了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自从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我们便不断完善,不断丰富企业原有的文化内涵,将文化制度建设由软变硬,使企业文化成为竞争的硬实力。不仅确定了“责任、学习、创新”的价值观、“做精做强做第一”的愿景、“百年人品、百年产品、百年品牌、百年美景”的核心理念、“员工有规矩,经营有章法,企业有品质”的行为准则,更提出两学一做、三个凡是、三个最、四个紧、五步管理法、六常管理等工作标准,在创建并完善企业文化的同时,自己得到了不断提升,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团队也在朝着同一方向不断奋进。我们深知必须不断让自己的眼见与格局放大,把自己沉到最低的处境,才能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短处和优势,取长补短。
    德鲁克曾说:“一个企业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所限制。”企业和企业最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家思维、胸怀和境界的竞争,尤其是企业家创新思维的竞争。创新简单讲就是积累前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在前人的基础上下功夫。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就要敢于想象、敢于探索,领导者要多使用发散思维,尽量避免惯性思维,尝试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要创新企业管理模式,一要善于发现问题。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在工作中发现问题,从细节之处入手,看企业的发展方式是否准确、是否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观察员工工作是否按照规定流程执行,检查各环节缺陷及是否具备创新空间。二要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目前企业的管理模式比较死板单一,主要依靠领导人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集中决策,长期以往将会导致员工个人思想僵化,并限制员工的求异思维、创新型思维的发展,模式固化,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主要管理层人员不担责、不作为,缺乏进取心,影响基层员工工作激情,导致企业管理的整体僵化。因此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三要不断学习,知行合一。一个企业确定了发展的战略,只是定出了做正确的事情的方向,而要把事情做好就要靠执行。执行力就是职责的理解力、管理的操作力、方法的创新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只有在不断地推出与推翻的过程中,才能寻找到正确的出路,确定真正适合企业发展的途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日积月累的经验汇聚,百年企业的大楼才能越筑越高。没有终极的答案,只有永恒的反思与追问。
    在国家积极倡导创新型企业建设的浪潮中,作为小微型企业的民营企业家,上至企业发展的宏观蓝图,下至员工薪酬的分配计划,近两年来一直在不断试验并进行调整。基层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就调整提成方式,将原有的底薪加提成方式转变为无底薪模式,不仅将劳动主动权交回员工手中,且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感,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附加价值。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社会作贡献、为员工谋发展,将党建融入企业建设中,促进企业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上善若水,拥有虚怀若谷的情怀和心胸,放低姿态,融入基层,带领企业走上更高的高度;创新思维,标准管理,摆脱陈旧观念,与时俱进,为企业发展注入生命力,民营企业的发展将在党的领导下蒸蒸日上,百年企业的梦想也将渐渐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