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寒冬”里如何让工人“回流”
归属感激发着员工们的创新潜能和奉献精神
作者:
■刘大江刘宏宇
凡入职10年以上,举行隆重仪式,奖励一块镶嵌纯金的金牌!
位于广东佛山市高明区的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近年来每年都有上千名员工被这种仪式感满满的幸福“砸中”。
尽管近年由于产业梯度转移、国际形势变化等诸多因素叠加,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制造企业普遍面临“招工难”,员工流失现象严重,但在广东溢达这家拥有2万多名员工的大型纺织企业,却流淌着“用工寒冬”里的“暖流”:不仅员工流失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且员工“回流”越来越多,入职10年以上的老员工逐年增加。
“用工寒冬”里的“溢达暖流”
7年前,22岁的方锐从武汉纺织大学毕业后,进入广东溢达工作。5年后,他突然决定跳槽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到外面“转了一圈”后,方锐觉得:“还是溢达好,这里工资发放及时,员工学习提高和晋升的空间大。”去年,方锐又回到了广东溢达,如今是辅料包装厂的质保主任。
今年32岁的刘喜梅,2006年因为不习惯广东溢达三班倒的工作,辞职去了超市上班,之后不断跳槽,2014年她重新回到广东溢达工作。“因为溢达给了我稳定感。”刘喜梅说,在超市,她的收入只有2000多元;在广东溢达,扣除五险一金,每月工资到手的有4000多元,并且现在只需上白班。
在广东溢达,近年类似方锐、刘喜梅“回流”的员工为数不少。以一线员工为例,2019年前7个月,入职员工1746人,其中回流重雇员工数为502人,占入职比例为29%。
“离职员工只要愿意回来,我们随时欢迎。”溢达中国区人力资源董事总经理黄坤宇说,回流重雇的员工,对企业的感情更深,归属感更强。
纯金奖牌凝聚员工归属感
在广东溢达,记者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员工的平均年龄都偏大,在杨梅分厂,员工平均年龄34岁;在高明分厂,员工平均年龄达36岁至37岁。
这说明广东溢达入职时间较长的老员工占比大。而每年约30%的员工回流率,更是对广东溢达“留得住人”企业文化的肯定。
长期稳定的工资收入、全方位的福利关怀,让广东溢达员工产生巨大的归属感。
——一线员工扣除五险一金,拿到手的平均工资能达到4000元至4500元,高于珠三角其他地区的同类工厂。
——每年,溢达都会举行隆重的仪式,分别给入职满10年、20年、30年的老员工颁发金牌。2016年,共1228人;2017年,共1580人;2018年,共1172人,“每一块牌镶嵌的都是纯金,诚意满满”。
数据显示,近5年来,广东溢达员工每年的流失率平均维持在2%左右,远低于业内平均水平。
老员工不愿走,新员工争着来,广东溢达的用工正形成良性循环。
员工和企业同甘苦共成长
满满的归属感,激发着员工们的创新潜能和奉献精神,和企业同甘共苦,一起成长。
老员工张雄颜,1991年入职广东溢达时,仅有初中学历。后来,她考上设在公司里的国家开放大学,获得大专文凭。在公司鼓励下,她不断摸索钻研,研发出三代封三尖自动化机器,将生产效率提高到以前手工生产的3倍多,合格率提升到99%左右。目前,张雄颜获得两项国家技术专利,还先后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近5年,广东溢达的“张雄颜”和“陈剑锋”们自主研发了41种自动化设备,将梭织和针织的自动化率分别提高到77%和39%。黄坤宇说,“溢达已经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密集型工厂,而是一家高科技纺织企业。”
当前,中美经贸摩擦对广东溢达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记者了解到,虽然国外订单下滑,但广东溢达的生产经营仍然稳中有进:2017年,产值达13亿美元;2018年,产值达13.6亿美元。
“面对挑战,通过开发新市场、调整客户比重、创新升级自身产业和人才队伍、再造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和高附加值等积极举措,我们有信心渡过难关。”黄坤宇说。
【记者胡嘉莉深圳报道】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秋季就业双选会将于9月25日在深圳举行。据了解,本届双选会遴选了650多家知名企业参与现场招聘,超2万个优质岗位,涵盖了高新技术类、金融类等行业。参会企业有平安银行、正威集团、恒大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深圳机场、深圳燃气集团等深圳知名国企。
据介绍,此次活动四大亮点助力毕业生就业。一是设置行业招聘、国有企业招聘、青年见习三大专区,为毕业生创造更多职场新机遇;二是企业高管亲临现场,发挥现场招聘优势,部分岗位现场直接派发录用通知;三是现场三大服务专区助力就业。现场设置简历诊断专区、职业测评专区、政策咨询专区,为求职者提供简历诊断、面试指导服务、职业测评和“一对一”政策咨询服务;四是就业E动能,全面“互联网+”服务模式,招聘求职更便捷。
毕业生秋季就业双选会将举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