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联民李刚2日上海报道】据上交所透露,截至今年8月31日,沪市主板1490家公司、科创板28家公司半年报全部对外披露。
主板公司业绩稳中有增,经营质量持续向好。今年上半年,沪市主板公司扎实经营,保持业绩整体稳中有增,共计实现营业收入17.51万亿元,同比增加10%,约占上半年GDP总额的近四成,继续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其主力军、压舱石作用;共计实现净利润1.73万亿元,同比增加9%,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其中,680余家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时增长,占比近五成。1330余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约九成。820余家公司净利润相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10家公司净利润增长一倍以上,160余家公司实现10亿元以上净利润。
从经营质量来看,共计实现扣非后净利润总额约1.64万亿元,同比增长8%。绝大多数公司专注主业,约1240余家公司上半年扣非后净利润为正,占主板公司总数超八成。约七成五公司主业盈利能力持续稳健,近三年半年报扣非后净利润持续为正的公司约1110家。实体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14%。大多数公司自身造血能力较强,现金流健康,本期经营性现金流为正数的公司970余家。
上半年,310余家2017年以来新上市的公司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共计实现营业收入0.97万亿元,同比增加10%;净利润780亿元,同比增加14%,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高,带动业绩持续快速增长。作为沪市“新生”,28家已上市科创公司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29.63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净利润45.60亿元,同比增长25%。扣除体量较大的中国通号,其余27家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7%、38%。从行业情况看,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和新材料等科技创新特征明显的行业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总体发展态势良好。
优质蓝筹公司优势明显,体现高质量发展的“韧性”。上证50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4万亿元,净利润1.2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0%、11%,占沪市整体营业收入的56%,整体利润的72%;上证180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5万亿元,净利润1.50万亿元,同比增速均为11%,占沪市整体营业收入的72%,整体利润的87%。
从市值来看,市值100亿元以上的472家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了较快增长,同比增速均为11%,高于整体水平。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取得如此成绩,是沪市优质蓝筹企业核心价值的体现。这些企业夯实主业,优化经营,抗风险的“韧性”有所提高,起到了沪市市场压舱石的作用。另外,市值100亿元以下的1018家公司中,有867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85%。这些企业,克服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细分市场容量变化等困难,体现出锐意创新、争创实绩的新蓝筹本色。
主要行业业绩表现平稳,部分行业持续高速增长。消费类行业中的食品饮料、批发零售、文化体育等行业业绩增长较快,分别实现净利润417亿元、251亿元、79亿元,同比增长22%、15%、11%。一批先进制造、新兴服务和传统支撑行业业绩表现也较为出色。
实体企业杠杆率保持平稳,关键风险因素缓解。沪市主板实体企业杠杆保持平稳。上半年实体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为62.39%,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