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15岁独自飘泊打工,32岁回乡创业,59岁出让由自己一手创办了27年的上市公司创生控股,即使已成行业第一,却转身一瞬间二次创业,又创建福隆控股集团。他,就是福隆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钱福卿。他的创业之路,堪称神奇,一路崎岖,赢得成功,他走出独特的"钱福卿模式",引人瞩目。他究竟有些什么秘诀呢?
暂时的挫折正是对强者的的考验。钱福卿以创业初的韧性和冲劲,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奔波,公司在各地区的经销商由原先164家,一度增长到最多时的700家左右。企业销售额也在一年之间翻了一番,达到9000多万元。从而,公司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个人,15岁独自飘泊打工,32岁回乡创业,59岁出让由自己一手创办了27年的上市公司创生控股,即使已成行业第一,却转身一瞬间二次创业,又创建福隆控股集团。他,就是福隆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钱福卿。
他的创业之路,堪称神奇,一路崎岖,赢得成功,他走出独特的“钱福卿模式”,引人瞩目。他究竟有些什么秘诀呢?
人品结缘:优秀人品赢来难得商机
1969年9月9日那天,15岁的钱福卿,手里紧紧攥着裤兜里父母给的几十元生活费,肩背行囊,告别家乡和家人,搭上了开往扬州的班车,去一家社办玻璃仪器厂当“灯工”。他生性聪慧,肯钻研吃苦,3年后就成为一名带领14个学徒的“少年大师傅”。之后,他走南闯北,辗转于苏北、江西等地打工,历经着一次次对于人生的修炼和思考。
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潮流中,一直飘泊在外、历经坎坷的钱福卿被一股创业的冲动所牵引,回到家乡——江苏常州武进。
由于当年民营企业受到限制甚多,发展困难重重,他只能领一张个体执照,办了一家小作坊,吹制玻璃仪器。直到1986年4月钱福卿创办了武进牛塘玻璃仪器厂。
这一年,他不仅迈出了办厂创业成功的关键一步,还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入骨科医疗器械领域。这缘于一个偶然机遇。
一天,钱福卿受朋友之托,在出差之时顺便捎带衣服给朋友父亲。当他一清早赶到朋友父亲的住所,发现他一个人生病在家,卧床不起。于是,他二话不说,一肩背起朋友父亲,把他送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医。经过诊断,朋友父亲原来得的是肾结石,需住院治疗。于是,他又在医院陪了3天,之后急冲冲地赶往外地出差。
3天后,钱福卿出完差又直奔上海,到医院看望朋友的父亲。这时,他的身体基本已经康复了,对钱福卿的热心肠十分感激。通过几天的相处,朋友父亲敏锐地觉察出这个热情能干的年轻人将会有大的作为,于是就问他:“你想不想做骨科医疗器械?”钱福卿面露难色,回答自己对这个行业并不懂。朋友父亲接着鼓励他,一拍大腿说道:“没事,我可以去帮你。”
原来这朋友的父亲是上海某手术器械厂高级工程师,在他的支持和鼓励下,钱福卿回常州之后,立即着手创办了牛塘医疗器械厂。
朋友父亲向钱福卿介绍了用于骨科医疗中一种名为梅花钉的产品,告诉他这个产品有着比较乐观的市场前景,并透露上海某钢管厂准备对这项产品技术进行转让。于是,钱福卿赶到该钢管厂商谈产品转让事宜。经过多天地硬泡软磨,最后以8万元的价格成交。技术资料、半成品、设备……整整一卡车,被钱福卿全部拉到了自己的厂里。
热心做善事的钱福卿终于得到了命运眷顾,呈现“天人合一”境界。这对于钱福卿的人生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此后,牛塘医疗器械厂先后开发了植入器械梅花钉的全套器械、手指及足趾植入器械包,包括成套微型接骨钢板和微型HA2螺钉,并配备必须的手术器械。该厂迅速从家庭作坊式企业发展壮大起来,走上了规模企业道路。1987年完成工业产值86万元,销售83万元,利税25.2万元。到1993年,企业完成工业产值583万元,销售556万元,利税173万元……从此便进入发展快车道,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苏南乡镇企业就这样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医疗器械行业耀眼的一颗明星。
“创生:创之道,生之妙。”1991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的“创生”商标注册成功。
铁骨铮铮:亲历亲为敢于担当定乾坤
企业发展总是要经历曲折和磨难的。尤其世纪之交的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大转变冲击着所有企业,外资医疗器械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全新的价格体系和市场理念,也带来人才流动的新课题。2005年,一位跟随钱福卿多年的老部下、创生公司总经理突然离职,这让公司原先的市场网络和客户资源受到较大损失。此时的他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在他的案前,只有一份经销商会议的通讯录,而公司原先的合同、订单、经销商等资料所留无几。
暂时的挫折正是对强者的的考验。于是,突如其来的变故把身处幕后的钱福卿再次推向台前。钱福卿以创业初的韧性和冲劲,首先对公司的管理团队迅速做出调整,临时从其他几家公司抽调出管理骨干,稳定公司正常的运营。
钱福卿亲自出马走到前台,一家一家的拜访各地的经销商,将之前签订的订单、价格一一确认。他说:“我花了三个月,终于把原材料、订单、当年计划这些内容梳理清楚。”接手第二个月就开始出差,一个月出差27天,坐了37个航班。有时候,一天坐3个航班。“依照着那份会议的通讯录,梳理出经销商网络,钱福卿也利用这个机会,建立起一套新的经销商制度,其核心是统一产品价格,建立销售分级激励机制……从而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和操作流程。
一年光阴很快过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奔波,公司在各地区的经销商由原先164家,一度增长到最多时的700家左右。企业销售额也在一年之间翻了一番,达到9000多万元。从而,公司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资金运作:信用是市场运作关键
创业之途并非一帆风顺。1999年,钱福卿投入巨资引进了新的生产设备,结果当年亏损3000多万。年关将近,前来厂里收款的人是走了一波又一波。年关催账,是中国特有的景象。
因为资金短缺,钱福卿总是先和收款人打好招呼,把困难如实相告,然后逐一安排款项,把账户上的资金全部偿还账款,尽量不为难人家。钱福卿始终坚守信用这道防线。
年三十的下午四点,钱福卿估计不会再有催账的了,于是锁上工厂大门,准备回家过年。此时钱福卿身上只剩下3000多元,这是他自己几个月的工资,全指望这点钱过年了。
可是,他刚出工厂大门,忽然从身后有人把钱福卿给喊住了:“钱厂长,钱厂长,找你找得好辛苦啊。厂子里还欠我那点包装材料的钱,您看是不是给我结了。结了,我们都好早点回去过年。”来人一边说着,一边在寒风中跺着脚。这是前来堵门讨债的一位包装材料商,其实钱福卿已分了三次给他,一点余款说好来年再结,这也算行内不成文的规矩。怎么又来要钱了?
“钱?厂里已经没有结存款了。这是我的工资,准备过年用的。”钱福卿从口袋里掏出3000元。他把手里的工资给了对方,一共3000元,钱福卿身上只剩下300元了,这是一个难过的年!1999年的大年初一,钱福卿夫妻俩在一家尚未歇业的街头面馆吃了一碗面,便算过了这个新年的第一天。风更冷了。
钱福卿自此以后开始在资金优化运作上下功夫,控制企业负债率,到2000年,负债率由76%降到了38%,到2001年又降到20%。但是,引进高端生产设备仍是一如既往的进行。钱福卿说:“高端的设备是控制产品的前提”。
多年来,创生分别从日本、德国、美国,台湾等生产厂家购进了一批先进设备:日本西铁城切割设备、STAR纵切设备、德国德玛吉设备、美国辛辛那提加工中心、10台CNC切削中心、10台五轴四联动加工中心,以及由数、铣控车床、线切割数控深孔加工设备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日本的沙迪曼丝,精确度达到0.001mm(世界领先技术),特别是慢走丝机床提高了切割精度。高端设备的引进,为创生如虎添翼。
设备便是企业的家当。创业初期的钱福卿,还记得小楼里的设备是大大小小的气罐和仅有的一台机床,再后来是花了8万元从上海“淘”来的一套生产梅花钉的设备。从几百上千,到上千万美金的购买,设备在钱福卿眼里就是“宝贝”,就像战士手里少不了枪,好的设备对钱福卿具有十足的吸引力。
走向国际:3亿大订单显示实力
创生公司走过了初创期,之后的20多年始终在骨科器材领域打拼,成为国内最大的骨科创伤产品制造商。“创生”商标,成为中国骨科领域唯一的驰名商标。
2010年6月29日,创生于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骨科器械行业首家在境外上市的公司,首次募集资金7.56亿港元。
2011年,创生接到了一笔3.15亿元人民币的订单,大额订单像一针强心剂,加速了生产运营,让创生的产能再上一个台阶。
钱福卿笑着说,接到这个的大订单的过程充满戏剧性了,客户先是和我的竞争对手洽谈,结果对方公司的办事员和领导汇报说3亿多的大订单也太离谱了,不会是来骗吃骗喝的吧,结果就把客户给打发了。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钱福卿说:“客户就来到了我们公司,我刚要出去办事,有人和我汇报说‘从北京来了几位谈业务的,说是有3亿多的大订单’。当时已经上午11点半了,我说不管怎么样,我来请他们吃个饭。就带到酒店招待了几位客人”。
创生2010的销售额2.9亿元,一下增加3.15亿元的订单,超过100%的增幅,对于生产是很大的压力,机器、设备、人员都要增加。钱福卿说,我预算一下,时间来不及。但是订单签合约拖了三个月,为我赢得了准备时间。
三个月时间,创生增加了170多位通过培训学习的工人,从日本引进了70台机床,当时机床市场不是太好,厂家把发往泰国的机床先交付给了创生。25天时间内完成安装调试,到3.15亿元的订单签署的时候已经可以正常生产。
钱福卿说,这笔订单如果说我完不成交货,要被罚款25%。但是国际贸易回款快。3.15亿元的订单,更像免费广告,一下把创生的名声传得又远又响,这对品牌和公司未来的走向都有着不可小估的影响。
登上高峰:有舍有得打造国际航母
2012年9月27日,美敦力宣布以8.16亿美元并购了康辉控股。美敦力鲸吞康辉无疑在中国的骨科医疗器械市场炸响了一颗惊雷。康辉和创生同被誉为“常州姊妹花”,这一朵花就这么被人给摘走了?
美敦力、强生、史赛克均是骨科医疗器械巨头,而中国本土公司三巨头分别是创生、康辉、威高。在本土三家企业角力的过程中,随处可见外资的身影。这一场角力既是资本的较量,也是中国本土品牌为生存而进行的持久抗战。
2007年美敦力注资威高,便点燃了第一把战火。如果说本土企业的角力还只是发生在江河里,那么跨国资本的进入,便注定是冰山与冰山间的碰撞。
2008年,美敦力全球销售额达到135亿美元,在中国的业绩增幅度超过35%,远远高于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平均增长率。美敦力要将中国市场这个口撕的更大,无疑是扩大产品覆盖面及生产和销售能力。美敦力的意图也是其他跨国巨头的所想。
面对美敦力的率先出招,同样作为世界级的巨头史赛克怎会无动于衷?
一个月后,当钱福卿接到史赛克的电话时,对方向创生发起了并购申请。
谈判的过程并不艰难,对于对方,钱福卿和史赛克公司都是知根知底,彼此是合作多年的老朋友。多年的业务交流,让他们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基础。
谈判那一天,钱福卿特意看了下创生控股的股票,股价从4.32元,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暴涨至5.16元。这时,他依然心系广大大小股东的利益,连忙要求律师通知香港联交所立刻停牌。这时,很多人电话询问钱福卿,他一律回答道“过几天就可以看到公告的,我现在说的话都无效。”对此,外面舆论传得沸沸扬扬。2013年1月16号晚上,公司对外正式发布公告。
2013年3月,全球排名第一的骨科及医疗科技公司——美国史赛克公司收购创生控股100%股权,收购价每股7.5港元,其中包括控股股东钱福卿所持有的61.72%股权,总收购额达59亿港元。在整个收购谈判中,钱福卿始终坚持“创生”这个中国的民族品牌必须保留,否则免谈,史赛克公司接受了他的这一谈判条件。由此,备受业界及资本市场关注的又一起医疗器械跨国收购案尘埃落定。
对于钱福卿此次的举动,业内许多人感到困惑。钱福卿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我们对创生的放手,与其说把企业卖了,倒不如说获得了更高、更广的发展平台。”钱福卿心里早就为企业将来的发展酝酿了一个宏伟的蓝图,那就是发展大健康产业。他把目标锁定在种植牙,体外试剂,生物医药等高新医疗产品领域。放弃创生控股,钱福卿将描绘一个布局更大的医疗产业版图。而这个版图,将是原创生的7-8倍。
“告别”创生,是“忍痛割爱”,更是“战略换血”。在完成与史赛克公司并购项目的2个月之后,福隆控股集团正式成立。一年后,福隆控股集团总部的旗帜在美丽的西太湖畔徐徐升起,宣告一个涵盖生物技术、环保科技、照明电器、医疗器械、创业投资等领域的新型大健康产业集团的诞生。福隆集团通过自身组建以及投资并购,目前已有30家全资、控股或参股企业,其海外公司和办事处遍及美洲、澳洲、欧洲及中东、东南亚地区。
花甲之前,钱福卿携福隆强势回归商海,拉开创业“新剧”大幕。这一次,他终于证明:商海有舍才有得,放弃一棵大树,收获的会是一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