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7月市场新发15期绿色债券,发行家数为13家,发行规模为357.33亿元。绿色债券发行期数、发行家数较上月略有减少,但发行规模较上月有所增加,三者同比均有所增加。2019年1-7月,共有69家发行人发行绿色债券(不含资产支持证券)85期,发行规模达1482.97亿元,较上年同期均有明显增加;共发行13单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为185.21亿元,发行单数和发行规模同比均有所增加。
截至2019年7月末,绿色金融债仍是发行量最大的绿色债券种类;绿色债券发行人以国有企业为主,主要分布在商业银行、建筑与工程和电力等行业;超六成绿色债券具有一定的发行成本优势;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仍然主要投向清洁能源、清洁交通和污染防治领域。
今年6月,欧盟委员会技术专家组(TEG)连续发布了《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欧盟绿色债券标准》以及《自愿性低碳基准》三份报告,作为《欧盟可持续金融行动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报告将会成为欧洲金融领域新监管框架的制定基准。业内人士认为,欧盟可持续金融和绿色债券标准的出台,表明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股权投资等投融资活动中在欧盟市场不断主流化的趋势,也向全球其它地区的金融监管部门,银行和金融系统、以及世界100多家大型碳排放企业传递了实现绿色经济的坚定信号。
近年来,地方政府支持绿色债券的力度加大。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促进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包括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加强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力度、发挥资本市场对绿色产业的融资功能、创新绿色保险产品经营模式等22项举措。在各项措施中,引人注目的是,对于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金融机构或绿色企业设立与增资扩股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补贴激励。如企业在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新发行绿色债券,按照发行费用的10%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新发行绿色债券,按照发行费用的20%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对于上年度绿色贷款余额增量达到25亿元(含)以上的银行机构,给予贷款余额增量0.02%的补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绿色企业增资扩股达到一定条件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在此之前,由兴业银行主承销的“福州市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成功发行。据了解,该绿色中票是福建省首支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注册发行金额5亿元,发行期限5年,主体信用评级AA+,票面利率创年内至今同档最低。据悉,此次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塘坂引水二期工程”与“福州市城区居民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项目”。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7月31日,我国共有203家发行人发行绿色债券349期,发行规模达7444.21亿元;共发行45单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为539.6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