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郑州片区探索便企举措
“一码集成服务”上榜“最佳实践案例”
作者:
■李军涛杜远红
“7月23日,商务部公布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由河南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郑州片区共同推出的‘一码集成服务’榜上有名,成功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并在全国予以推广。”河南省开封市政府副市长、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管委会主任、开封市工商联主席刘震自豪地说。
“一码集成服务”是河南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管委会聚焦企业办事便利化需求,利用开封片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探索创新的一项便企服务举措。在河南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管委会领导的指导支持下,项目组深入进行专项研究,开发出系统自动赋码功能,实现开封片区政务服务系统能够给每个在开封片区办理业务的企业主体自动生成专属二维码,等同于每个办事企业在开封片区都有了自己的专属“身份证”。该码可将该企业在开封片区办理的所有行政审批服务信息包括注册信息、生产经营相关的许可及备案信息、企业信用及监管服务信息等进行集成,企业通过扫码即可查询集成信息;同时,企业每办理一单新事项,其办理过程和结果都会通过开封片区政务服务系统实时推送至该企业专属二维码的动态页面,实现办理进度实时更新。有了这个专属“身份证”,企业办事非常方便——可通过向受理人员出示二维码,由其扫码直接获取企业相关证照信息,实现审批事项“码”上办;可通过“一码集成服务”电子化上传相关材料,实现办事材料“码”上传;可随时随地通过扫码查询企业经营资质及正在办理的各项证照相关进度,由从前的“多证上墙”变为现今的“一码展示”,实现信息进度“码”上查。“一码集成服务”,为企业“一企一照一码”走天下做出了积极探索,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欢迎。
河南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发挥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坚持制度创新不停步,在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领域持续发力、创新不断。今年以来,河南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先后推出了土地摘牌到不动产权首次登记“零等待”、建设工程规划“指标承诺制、方案极速审”、政务服务“自贸通”升级版、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零跑趟”上门服务、“54321”便企简易注销新举措、以社会信用代码为核心的“一码通”服务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同时,在服务精准化方面积极探索,成立了向企业提供专业性、实效性、普适性、精准性税务服务的自贸区涉税咨询中心;设立了为外国及港澳台投资者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精准服务的“涉外一窗”综合窗口,并成为全省首个“5G+政务服务大厅”。
“自贸区开封片区将牢牢抓住创新的牛鼻子,进一步加快创新步伐,努力在事中事后监管、投资便利化上创造更多新的经验,增强片区对要素的‘吸铁石’效应,吸引更多企业在这里落户。要从理念、内容、形式、方式上全方位地开展创新,同时把创新成果从区内向区外辐射,进而带动全市的创新发展,用创新带动各项事业再上新的台阶,为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出彩,做出开封的贡献。”河南省开封市委书记侯红充满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