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郑州讯】记者从河南省财政厅获悉,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政府采购供应商交易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近日,河南省财政厅从六个方面出台21条措施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一是保障市场主体自由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措施明确要求,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得通过信息化系统建设变相设置门槛,限制供应商自由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各级财政部门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得通过备案、审核等方式限制采购代理机构在本地从事政府采购代理业务,且各级财政部门要在规定限期内集中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
二是降低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交易成本。新措施规定,自8月1日起,全省政府采购活动不再向供应商收取投标保证金;鼓励采购人免收履约保证金或降低缴纳比例,鼓励通过保函形式收取;鼓励采购人试行预付款保函。
三是发挥政府采购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功能。措施要求,河南全省全面推进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缓解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且部门预算单位在满足机构自身运转和提供公共服务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向中小企业预留本部门年度政府采购预算总额的30%以上。
四是进一步增强政府采购透明度。措施明确,完善法定信息公开平台,升级改造河南省政府采购网,及时完整全面公开政府采购信息,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扩大政府采购信息公开渠道。
五是推进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在省级实现政府采购系统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互联互通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政府采购在线监管,公开征集更多电商参与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对入驻电商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保证金。
六是以公正监管促公平竞争。措施规定,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和行政处罚行为,加强社会监督,强化失信联合惩戒,将政府采购违法行为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本报太原讯】记者日前从山西省财政厅获悉,自4月17日上线运行以来,山西省财政“政采智贷”平台已审批通过了212户企业,累计发放贷款6606万元。
为助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慢、贵”等问题,山西省财政厅与人行太原中心支行、光大银行等部门及金融机构建立省级政府采购全流程线上智慧融资平台“政采智贷”。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政采智贷”融资服务具有审核效率高、贷款成本低、融资可获得性强等明显优势。
一方面,“政采智贷”融资不需要抵押和担保,供应商凭借政府采购合同即可获得融资,解决了银行向中小微企业贷款要求多、门槛高、重抵押的问题,实现了无抵押、无担保的便捷融资。
另一方面,“政采智贷”将政府采购系统、人行中征系统、光大普惠云系统和国库支付系统有效联通,实现了企业与银行一站式融资申请、信用审核、发放贷款、还本付息和评价记录等全流程线上闭环运行,解决了过去跑腿多、审查多、放款慢的问题,实现了5个工作日,甚至更少时间内的高效融资。
此外,“政采智贷”解决了常规融资利率高、费用多的问题,实现了低利率(目前为5%)、零费用的低成本融资。同时,由于人行中征系统具有开放式的特点,还可接受不同银行各类金融产品,将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选择、更低利率的融资服务。
下一步,山西省财政厅将增加“政采智贷”金融服务机构数量,丰富金融产品品种,强化重要环节风险管控,切实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