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彬饮品上半年销售150亿
红牛破新高战马增速47%
作者:
■本报记者姜虹
2019年上半年国内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消费趋势指数接近历史高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就业预期、消费意愿均有所提升,食品饮料行业将最为受益,年中报或有超预期的业绩表现。
7月12日,国内功能性饮料巨头华彬快速消费品集团(以下简称:华彬快消品)在其年中会公布了一份亮丽的半年成绩单。2019上半年,华彬快消品销售额为150.3亿,上缴各类税收18.9亿元;功能性饮料两个品牌销售合计147.2亿元,同期增长3.5%,其中红牛销售138.9亿元,战马销售额则与去年全年追平,销售达8.3亿,同期增长47%。
华彬快消品高管在年中报告中强调,在全体员工和合作伙伴努力下,全品销售上半年稳中有进,再创销售新高点,公司的整体运营积极有序,抓住了发展的时机和节奏。
红牛继续引领行业
功能性饮料出现在国内市场也只有20多年。然而仅仅用了20年,中国就将这个饮料品类市场做大到全球第二的位置。尽管最近2年增速有些回落,但也保持了约8%左右的速度,高于饮料行业平均增长速度。
中国红牛是行业公认的国内功能性饮料品类和市场的开创者。从一个车间、两条生产线和98名员工起步,经过20多年发展,拥有了上万名员工,成为掌控核心网点60万家,覆盖销售网点400多万家的饮料行业巨头。截至2019年上半年,红牛累计销售额已超过1800亿元,其功勋业绩已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饮料行业的一个奇迹。
这个成绩足以证明红牛的市场地位难以超越,红牛继续领跑着整个功能性饮料行业的发展,也成为市场稳定和扩容发展的基石。
掌控60万核心终端
快速消费品行业“得渠道者得天下”是共识,对于已陷入贴身肉搏战的中国饮料企业,谁能从中心城市到县级城镇编织更细的销售网络,并假以时日的深耕细作,谁就能掌控渠道竞争的话语权。
对60万核心销售终端网点的掌控和维护,是中国红牛稳定发展和面对竞争的底牌。对于快速消费品企业来讲,终端销售网点开发和维护需要极高的成本。为了保障消费者和终端零售经营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秩序,中国红牛23年来从没有间断过对企业的维权工作,2019年上半年,中国红牛共执行主要维权活动136次,协助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不法源头17个,查处设备40余台、成品或配料79万个,案值约680万元,配合执法部门对假冒、仿冒和走私产品进行高压打击。
战马不走寻常路
在华彬快消品的年中报成绩中,不到3年的新品战马能量型维生素饮料一马当先,追平了去年全年的销售量,中国红牛从0到年销10个亿花了9年时间,而战马仅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公开资料显示,华彬集团2015年正式组建快速消费品集团,启动了饮品版块多元化战略。2016年正式推出自主研发、自主设计的战马饮料,并成立战马品牌公司独立运营,于2017年3月全国上市。
作为第一个自主研发、设计、销售的功能饮料品牌,华彬给予了战马较高的期望和资源支持,同时看重从品牌和渠道两个方面驱动其良性发展。事实上,仅仅经过两年时间,在华彬快消品销售平台运营下,2018年战马销售额突破8亿元,战马品牌也从默默无闻晋升到国内能量饮料第二梯队。2019上半年,战马品牌认知度晋级行业前三。据AC尼尔森数据,战马市场份额将达到2.2%,但如果考虑部分区域未加入数据库的因素,战马的市场份额将更高,甚至销量已经超过了中粮可口可乐运营的功能饮料魔爪。
无论是聚焦的消费群体还是品牌建设路径,战马没有复制红牛成功经验,走了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首先战马锁定了消费新生代群体以及在其活跃的场景和渠道推广,今年已经连续3年赞助新兴电竞体育产业的著名赛事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快速与年轻消费者建立起联系与共鸣。战马公司负责人曾表示,在任何时代,争取年轻人都是品牌的必修课。而战马品牌营销任务就是向年轻一代传达“战马是懂年轻人的,是属于年轻人的”精神。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华彬依托在饮料行业的市场话语权,精准布局多品牌、多品类、多渠道、多场景、多消费群体的立体式多维产品矩阵战略,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特别是战马能在上半年营收8.3亿追平2018年的全年,而且当前只是聚焦在几个重点区域深耕的策略,比如新疆、广州,还没有在全国市场发力,充分体现了华彬打造功能性饮料新品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华彬快消品亮丽的业绩取得并非一片坦途。上半年,红牛股东纠纷悬而未决,行业竞品降价加快市场扩张速度,竞争层面的负面舆论对华彬团队心理造成了一定干扰,同时也面临国内饮料行业需共同面对的一系列挑战,比如消费需求多变、零售渠道变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