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镇江安徽商会强化班子建设,夯实组织基础;完善机制平台,有效服务发展;立足改革创新,打造工作亮点;成立"人民调委会"协同管理迈上新台阶;牵头"参政议政委员会",参政议政打开新局面。发挥商会作用,扎实推进"四好"商会建设。先后被评为江苏工商联先进集体、江苏省示范性社会组织、四A级社会组织、市政府博爱奉献集体、镇江市示范商会等
成立于2009年的镇江安徽商会,迎来了发展中的第一个十年。回首十年,商会被评为江苏工商联先进集体、江苏省示范性社会组织、四A级社会组织、市政府博爱奉献集体、镇江市示范商会等。近两年来,商会以“四好”商会创建为抓手,规范自身建设,激发商会活力,发挥商会作用,扎实推进“四好”商会建设。
强化班子建设夯实组织基础
商会将班子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严格对照“三强一好”标准,所有班子成员均热心商会工作,群众口碑好,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很有带动力,其中13名常务副会长中有7名中共党员。
商会坚持民主办会,秉承“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商会日常工作均以会长办公会议予以研究部署实施,秘书处工作更是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商会每年一次会员大会、两次理事会、四次办公会、不定期的常务会长会和各工作小组的分组活动一直坚持,从未中断。每次的会议、活动都注重程序规范、组织严谨,取得预期效果。
在日常工作中,商会严格遵循章程、按照镇江市工商联商会建设管理意见开展工作,履行报告制度,杜绝商会违规违纪行为。在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社会团体年度检查中,商会的规范建设得到市工商联和登记机关的好评。
完善机制平台有效服务发展
小组建制,会员讲团结。商会细分十个活动小组,各小组根据商会总体部署,有计划开展各项工作,广泛联系会员,深入服务会员,每年确定1到2个“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重点活动,真正做到接地气、聚人气、见实效。2018年,十个小组全年累计走访调研、参观考察、主题宣传、文体娱乐等各类活动60余次。
强化学习,发展明方向。每年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动,认真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参加省、市专题培训、报告会;邀请市有关部门领导到会宣讲;组织专题学习辅导、讲座;组织参观革命旧址、慰问部队官兵;组织参加《法制讲堂》学习培训,发布诚信倡议书,签署诚信经营承诺;在商会网站开辟专栏,刊登学习理论体会文章,积极引导广大会员争做新时期“政治上有方向,发展上有本事,责任上有担当,文化上有内涵”的企业家。
互动交流,自身添活力。商会组织赴芜湖、宿州、淮北、连云港等地学习考察,了解当地产业政策,带领会员求创新,抓机遇、找方向,创办各种新型现代企业,鼓励、带动商会会员去家乡投资兴业。接待扬州安徽商会、泰州安徽商会的交流走访,分享办会心得,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互通有无,抢抓机遇,共谋发展。
履行责任,奉献成共识。商会现有省、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7名。会员在发展企业的同时,积极履行责任,参与社会事务,“站好岗”“履好职”“带好队”。无论是出资救助老区困难家庭还是捐资建设安徽大别山老区希望小学;无论是为留守学生解决营养餐工程还是开展帮助江苏大学特困生顺利完成学业行动;无论是为外来务工人员捐款治病还是设立“徽商助学基金”奖励江苏科技大学品学兼优大学生;无论是为山西患白血病女教师捐献骨髓又捐医疗费还是长江沿岸水灾捐款捐物,广大党员和会员都积极响应,赢得广泛赞誉。
立足改革创新打造工作亮点
创新“党建+”模式,党员教育管理取得新成效。商会党支部成立以来,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流动党员多、组织关系不顺的难点,补齐党员活动不正常、作用发挥不够的“短板”,通过强化党员学习教育,推动党建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探索功能型党支部建设。
在党的大政方针出台、重要会议召开、经济形势出现变化以及社会舆论出现负面情绪等敏感时期,党支部一班人都能敏锐觉察、冷静分析,在第一时间将有关精神传达到会员单位和所有党员。在相当一段时期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党和政府供给侧改革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增强信心,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商会部分党员来自小微企业,自身企业不具备成立党组织条件,加上平时生产经营任务繁重,已经脱离组织生活很长时间,有的党员组织关系还在安徽原籍,基本属于口袋党员。商会党支部根据现状,从细微处着手,利用商会办公会、理事会、会员大会等活动契机,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让会员党员从思想和形式上再次回归,提升他们的标杆意识。
“人民调委会”协同管理迈上新台阶
商会成立镇江市首家商事类人民调解委员会,为社会组织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参与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开创了先河。调委会的主要职责是调解商会会员之间、商会与第三人之间的民商事纠纷,商会会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服务纠纷,商会会员与员工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并开展纠纷排查和法治宣传。
调委会立足“三有”开展工作:“有人员”,充分利用商会人才优势,常务副会长是江苏汇典律所主任、省人大代表封孝权,专业性很强,同时还有一帮热心调解工作的企业家,已成为商会调解工作的“主心骨”。“有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调解制度,明确职责,建立档案,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工作经费,邀请司法局等专家来会指导等,保证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运行。“有平台”,通过会议活动、宣传平台等多,向广大会员大力宣传商会调解工作,提高会员和社会各界对商会调解组织的认可度。
调委会自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纠纷4件,累计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回访满意率达到100%。
参政议政打开新局面
在镇江市工商联的指导下,商会会长、常务副会长两人牵头成立了工商联系统的参政议政委员会,并担任主任、分组组长。参政议政委员会自成立以来,组织围绕诉调对接、年轻一代企业家培养、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等展开调研,特别是:围绕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未批先建、破圈解链、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展开调研,形成题为《关于解决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的建议》的调研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和批示,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镇江市区不动产登记所涉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暂行办法》。围绕军民融合形成题为《关于我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操作层面上的几点建议》的调研报告,推动市委市政府将军民融合产业作为撬动全市产业发展新支点予以重点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