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眼镜商会:

打造服务品牌助推高质量发展

作者: ■王芳

    丹阳是“中国眼镜生产基地”,“国家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均在丹阳。“丹阳眼镜”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丹阳第一特色产业。近年来,丹阳市眼镜商会以创建“四好”商会为契机,坚持服务立会,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商会各项工作全面提升。
    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坚持政治建会
    强化党对商会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牢固确定“党建促会建、会建强党建”的工作思路,确保商会正确办会方向,与其他单位建立联合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指导员”作用,通过开展“三会一课”、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等,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商会以全新思路推进商会自身建设,调优会员结构,完善管理制度,狠抓示范引领,坚持建管结合,组织基础不断夯实,商会成立20年来,共发展会员276家,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吸引了全产业链先进代表进入队伍,不断提升优质企业、规模企业的比重,选出了一批政治上有觉悟、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热心商会工作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到商会的班子中来。
    打造服务亮点品牌坚持服务兴会
    商会引导会员之间配套协作,万新、明月、鸿晨等骨干企业每年都有大量的镜片、镜架、成镜业务交给小企业配套协作完成,达到互惠共赢。
    商会从专业的角度协助政府招商活动,为招商目录提供专业指导,减少因盲目招商带来重复投资和恶性竞争。商会参与“丹阳制造2025”眼镜产业规划,邀请中国眼镜协会、业内专家提出战略规划指导,为眼镜产业争取扶持政策和行业发展优惠政策。
    商会内部联合出台了丹阳眼镜行业的诚信自律公约,号召全体会员树立诚信意识,反对恶意竞争。
    承接社会管理职能坚持改革强会
    商会切实发挥协同管理作用,积极配合环保部门“263”专项行动计划,多次参加“树脂镜片修边废弃物属性认定及处置工作”协调专题会议,为企业废固处理出谋划策。
    商会在搞好为会员服务的同时,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开展光彩事业、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商会先后发起组织“大爱无疆,心中有疆”对口支援新疆可克达拉市公益活动;走进南师大中北学院(丹阳),举办“全民视觉健康公益项目”,为贫困学生免费验光配镜等。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眼镜商会和眼镜行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光彩事业,投入公益活动资金超3000万元。履行社会责任,参加光彩事业在眼镜商会已蔚然成风,充分展现了商会会员企业高度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