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多措并举优化环境

作者: ■张小菲
    
    家有梧桐树,自有凤来栖。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落到实处,山东省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尊商、敬商、亲商、爱商的社会氛围,为开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新局面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提供更坚实基础保障。
    加强联系 主动服务
    为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各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非公有制企业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山东省委统战部按照意见,制定了省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经济组织细则,山东省工商联全程参与联系调研活动。
    省外山东商会一头连接着故乡的血脉亲情,一头连接着他乡的深厚友谊,是联系省内省外经济发展的重要桥梁。31位省级领导同志集中到省外山东商会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34次,考察民营企业89家,发放习近平总书记民营经济重要论述摘编、山东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及“十强”产业简介等各类资料3万余册,与2000余名民营企业家进行谈心交流。走访期间,省级领导同志深入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详细介绍了省委、省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举措,全面宣传了创新创造、创业创富的“山东机会”,诚挚邀请广大鲁商常回家乡走走看看,亲身感受山东活力、分享山东优势、抓住山东机遇,引领更多有实力、有影响力的企业家走进山东、融入山东,持续为家乡发展聚人气、聚人脉、聚人心,为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今年1月10日至21日,省工商联主要领导干部集中走访43家直属商会并同商会负责人座谈,代表省工商联机关向大家传递省委、省政府对商会工作的关心和问候,让商会和广大会员切身体会到家的荣耀和温暖。2019年是山东省委确定的工作落实年,山东省工商联也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发挥商会作用,统筹谋划好“搭桥铺路工程”,搭建区域与区域、行业与行业之间跨区域跨行业融合发展之桥,把外地的高端人才和优势产业引进来,同时把山东优势产能转出去;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十强”产业、产业园区、产业集群铺路,精准服务、补链补群,着力帮助商会和企业协调关系、化解问题,推动重大项目和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送策上门 精准对接
    去年12月,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开展“送政策上门精准对接”服务民营企业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集中解决民营企业普遍反映的政策操作性不强、政策碎片化、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获得感不强等问题,促进各项政策切实发挥实效。
    按照《通知》要求,山东省工商联系统今年上半年集中开展了“送政策上门精准对接”服务民营企业活动,打通服务民营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全省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多种途径推送,提高企业政策知晓率。将中央和省级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制作成二维码,通过工商联网站、省工商联微信公众号、省直相关职能部门网站发布有关政策措施,引导民营企业主动关注政务网络,提升自发学习政策、利用政策的能力。从企业关注、现行有效的扶持政策入手,梳理、印制了《中央、省级关于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明白纸,通过各级工商联、商会组织和日常走访,全部发放到会员手中,合计发放宣传材料50000余份,有效帮助企业更好了解、更好利用扶持政策,充分利用好政策“红利”。青岛市工商联会同有关部门汇编了《青岛市民营经济政策一本通》,滨州市工商联印发了《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码上清”》,内容涉及创业、创新、财政、税费、融资、人才等民企关注热点问题。利用微信执委群、商会群等,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将最新政策、活动推送给会员,保证了政策推送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已累计推送《现行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汇编》等政策文件40余条(次)。
    多种方式宣讲,增强企业政策获得感。由7位驻会领导分别带队,对16个地市、291家省工商联执委以上企业及45家省工商联直属商会开展集中走访调研活动,走访过程中为企业和商会送去政策明白纸,并结合企业情况主动宣讲省级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送政策上门,切实增强企业的政策获得感。以闪电新闻视频直播的形式举办“齐鲁大讲堂”,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李兆前、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科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跃文、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来鲁宣讲,深入解读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重大战略实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加强产权保护、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以及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方针政策;邀请省人社厅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围绕“山东省人力资源市场现状与企业应对之道”作辅导报告,帮助企业有效配置人力资源,推动转型升级。据统计,全省各级工商联系统共开展相关培训讲座800余次,累计参加培训人员超过30万人次。
    健全联系制度,确保送政策服务效果。健全山东省工商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执委企业制度,将省工商联全体执委和直属商会分成7个小组,分别建立微信群,每个小组由一名省工商联驻会领导担任牵头人,一名相关处室工作人员担任群主,并向所联系服务的企业公开联系方式,保证省工商联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联系服务全体执委以上企业及直属商会,畅通了会员沟通渠道。在微信群及时推送党和国家重大讲话和重要政策,及时澄清相关事件不实言论,实现了及时联系、定向服务、正面引导,加强了与企业的密切联系,确保了送政策服务效果。省工商联积极做好“千名干部下基层”省民营经济服务队选派工作,还安排各市工商联派出2名机关干部担任联络员,各县(市)区工商联也承担了市民企服务队联络、协调工作。胶州市工商联安排所有领导班子成员都成为服务企业经理人,主动多次走进企业,深入宣讲国家相关政策,真正发挥了联络员、服务员、宣传员作用。
“亲”而有度 “清”而无忧
    2016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才是阳关大道。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被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及和强调,这既是明确的要求更是殷切的希望,为正确处理政府和企业关系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形成政商之间既亲又清、良性互动的氛围,4月,山东省纪委省监委印发《关于规范政商交往推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工作意见(试行)》,为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作风和纪律保障。
    《意见》指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要以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政务服务、规范政商交往为重点,以风清气正、交往有道、和谐高效为目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推动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堂堂正正走进企业,干干净净接触企业,既要全面履行职责,积极担当作为,助力企业发展,主动靠前服务,又要树牢纪律观念,严守各项要求,纯洁交往关系,做到政商交往有交集不搞交换、有交往不搞交易。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做到,“亲”就是主动靠前服务、积极担当作为,对企业多关心、多引导、多扶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清”就是同企业家规范交往、关系清白纯洁,不能以权谋私,不搞权钱交易。企业及其负责人做到,“亲”就是主动同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沟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积极支持地方发展,争做“厚道鲁商”;“清”就是保持洁身自好,讲诚信、守商规、走正道,遵纪守法。
    《意见》明确列出政商交往中,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在与企业及其负责人交往中,经批准或者报备可从事的9项“正面清单”,和坚守底线、不碰红线不得从事的9项“负面清单”。
    《意见》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履行规范政商行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履行监督专责,相关部门单位发挥职能作用,推动形成合力;设立政商交往投诉电话和电子邮箱,及时受理涉企投诉举报,将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涉企工作要求、改革举措、政策法规、项目资金等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重要内容,重点监督在政商交往中反映比较突出的“亲而不清”“清而不亲”各种行为,严肃查处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在政商交往中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对涉企政策落实不力、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的坚决严肃问责;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区别对待在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失误错误,激励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主动作为,加大对诬告陷害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政商交往中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及时澄清正名,典型问题及时通报曝光,积极倡树宽容失误、鼓励担当的鲜明导向。
    政策务实 督查落地
    山东省委、省政府为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先后出台《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十条意见》《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全面打造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
    为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使政策转化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年省级领导带队,围绕民营经济一系列政策,组织大规模督查。次年,按照省委部署,省委统战部组成9个督查组,由厅级领导干部带队,开展全覆盖式实地督查,形成高质量督查报告。督查报告中一系列建议转化为省委、省政府具体工作措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明显优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策获得感显著增强。
    此外,山东省将建立集政策解读、企业诉求疏解等功能为一体的民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平台拟设置政策推送、政策解读和企业诉求疏解三大部分,拟通过建立省政府政务服务热线、线上PC端平台受理入口、微信公众号、鲁企帮帮(手机APP)等移动互联网入口,以及邮箱、信函等渠道受理企业的询问和诉求,使企业的诉求高效传递到责任部门,形成诉求受理、传递、处置、反馈、回访、督办等高效工作机制。综合服务平台定期汇总出具企业诉求受理、处置、反馈、回访等数据分析报表,认真分析研判,完善有关政策措施。
    山东省工商联开办了“齐鲁企业家大讲堂”,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邀请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面向全省各级工商联执常委、各直属商会会员和全省广大民营企业家及时进行政策解读、形势分析。充分利用“网上工商联”和省工商联微信公众号平台,持续向省内外民营企业家发布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帮助民营企业家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摆正“亲”“清”二字,激励担当作为,需要切实有效的制度供给来保障。不论是领导干部联系非公有制企业、联系商会、联系经济组织等制度,还是《关于规范政商交往推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工作意见(试行)》明确的正负清单,都为广大党员干部在规则之下干成事搭起了制度平台,把“干净”与“干事”完全统一起来,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当好企业发展的“店小二”,帮助企业把各项政策用足用好、切实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