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非遗瑰宝 传承膏方文化

小学生国际博物馆日走进膏方博物馆

作者: 【记者李涛聊城摄影报道】
    识草药、捣药材、熬膏方……在第43个“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凌山小学的百余名小学生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苏庆民教授的带领下,走进中国膏方博物馆,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膏方文化之旅,切身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孩子们走进中国膏方博物馆,就被其古色古香的设计所吸引,浓郁的汉风,让人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博物馆按照上古中医的核心思想进行设计施工建造,于2017年5月正式开馆,并免费对公众开放。
    据悉,在2019年山东省东阿县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中膏集团的中膏阿胶传统制作技艺和中膏膏方制作技艺同时入选。中膏集团也因此成为东阿县首家拥有“双非遗”技艺的企业。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传统文化继承创新委员会副会长许燕学告诉记者,这种“博物馆+非遗”的模式十分新颖。还原传统膏方技艺,让膏方文化灵活再现,让孩子们对中医药、阿胶、膏方的认识不再刻板,传统的非遗项目在博物馆里焕然新生。
    在活动现场,苏庆民教授教给孩子们识草药、捣药材,还演示了膏方制作工艺,让孩子们大开眼界。膏方被尊为中医制药工艺的顶峰,体现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孩子们还在现场体验了一把实际动手操作、熬制膏方的乐趣,孩子们纷纷表示,听中医专家讲解了膏方文化,不但了解了非遗技艺,更加明白了什么是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
    在当天的活动中,国家博物馆原馆长吕章申题写的“中国膏方博物馆”牌匾也在现场揭幕。曾凯表示,博物馆是连接传统与未来的文化中枢。在膏方博物馆内举办这样的活动,希望孩子们用切身体验的方式来领略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明,对传统文化、工艺能有更多的了解。并且在感知历史的同时,懂得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