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实力应对各种挑战

——业内专家评析中美经贸热点问题

作者: ■韩洁于佳欣

    5月10日起,美方启动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当天在华盛顿结束的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传递出中方一贯而坚定的立场:加征关税解决不了问题,合作是中美唯一正确选择,但合作是有原则的,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中方决不让步。
    1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举行的中美贸易关系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表示,面对美方加税威胁,中方坚守底线,捍卫国家尊严,维护人民利益,展现出大国风范。加征关税不得人心,违背时代潮流,中国有决心、有底气、有信心应对一切挑战。
    加征关税害人更害己
    “加征关税对两国企业都有影响,但对美国企业伤害更大。”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说,美国在中国的市场需求不会因加征关税而改变,也最终会使美国进口商将高额关税传导给其消费者及零售商。
    “从数据分析,如果美国一意孤行,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将会极大推高美国国内物价水平,造成通货膨胀,这无疑是打出害人害己的‘七伤拳’。”高凌云说。
    加征关税也遭到美国国内强烈反对。近日,美多家行业协会发声明反对对华升级关税。其中,名为“关税伤害美国腹地”的游说组织估算说,将关税上调至25%会损害近10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并加大金融市场动荡。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算了笔账:美方对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时,清单中超过70%是中间品和投资品。“这么大的比重,关税最终自然也会由美国企业、消费者和农场主来承担。”
    在陈文玲看来,美国挑起的贸易战是失效的。美方想解决贸易逆差,结果同中国、欧盟等多个经济体的贸易逆差是上升而非下降;全球产业链在重构中并没有加快向美国转移,相反美国特斯拉、福特等汽车企业正向中国市场转移。
    专家一致认为,贸易战的溢出效应蔓延全球,对全球秩序、规则、贸易体系和供应链都带来严峻挑战,甚至会对全球和平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强调不要用关税手段,彼此诉求要平衡,这不仅是中国的要求,也是各国面对贸易不合理要求作出的理性选择。”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东艳道出了专家的共同心声: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始终是解决中美经贸问题的正确路径。
    原则底线寸步不能让
    面对美方指责是中方“倒退”导致谈判未果,专家们表示,在双方未达成最终协议前,美方这种指责站不住脚,是不负责任的。事实恰恰相反,正是美方不断施压和抬高要价导致谈判受挫。
    “此次美方提出的要求涉及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这是底线,决不能让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说。
    历时一年多时间,中美经贸磋商进行了十一轮。专家们认为,这充分显示磋商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要保持平常心,从心理和工作层面做好充分准备。在维护中美关系大局、巩固中美经贸合作上,中方立场始终没变,两国应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则下相向而行,以对话而非对抗方式解决核心分歧。
    东艳认为,中美经贸摩擦凸显其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当务之急,中美要在继续构建互信基础上,在双多边领域加强协调,不断扩大利益共同点。
    “相信在巨大的合作利益面前,美方也看得非常清楚,贸易战解决不了中美经贸分歧。”梁明表示,虽然升级关税令人遗憾,但相信双方都对中美经贸关系未来抱有希望,中美实现合作共赢,符合两国人民愿望,也符合全世界愿望。
    坚定办好自己的事
    应对挑战,中国有决心,也有行动。去年以来,应对外部严峻环境和内部下行压力,中央出台的“六稳”等一系列政策落地生效,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说,事实证明,在稳中有变的环境下,“六稳”政策是确保宏观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法宝”。要继续坚持这一政策,重点是稳预期、稳信心。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严金明看来,今年以来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加快,新产业蓬勃兴起,新业态不断涌现,中国经济有巨大的韧性和弹性,有巨大市场,经济发展前景是乐观的。“当前关键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合作共赢是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贸易发展要不断同国家重大战略相契合,深入推进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未来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广。”陈文玲说。
经贸紧张局势重挫美股
    ■杨承霖
    美国升级中美经贸摩擦导致全球资本市场避险情绪再度急剧抬升。13日美股大跌,美债冲高,市场避险情绪浓重,投资者信心受损,部分资金离场观望。
    由于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以及中方出台反制措施,美国股市13日出现暴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当天大跌2.38%,创今年1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指数下跌2.41%,纳斯达克指数下跌3.41%。
    同时,避险资产受到市场追捧。所谓避险资产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够对冲风险并尽可能避免损失的资产。在经济基本面和股票市场下行时,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发行的国债,以及黄金是最常见的避险资产。
    由于美国10年期国债被大量买入,价格上涨造成收益率一度跌破2.4%。分析人士普遍表示,当天美股、美债间的“跷跷板”行情,反映出经贸摩擦升级对投资者信心造成巨大伤害。
    衡量投资者恐慌情绪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指数(又称“恐慌指数”)13日大涨28.12%,达到20.55,显示出投资者信心遭受沉重打击。
    另一大避险资黄金13日出现大涨,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6月黄金期价13日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4.4美元,收于每盎司1301.8美元,涨幅达1.12%。
    除了股市和债市,贸易紧张局势升级还给期货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尤其是大豆期货价格。芝加哥商品交易所13日报价显示,接近大豆现货价格的5月大豆期货价格已经跌破每蒲式耳8美元,创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而代表美国大豆收获季交割价格的11月大豆期货价格,已经低于每蒲式耳8.3美元。
    低迷的大豆期货价格往往会伤害豆农的预期收益,甚至影响生产决策。美国艾奥瓦州大学近期发布的研究显示,常见大豆品种每蒲式耳的生产成本在8.86美元至9.21美元之间,这意味着按照目前的期货价格出售,大部分美国豆农将亏本。
    美国农业生产资本投入巨大,不少农场主在购置土地、农机等生产资料时依赖银行贷款,这也意味着偿债需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北达科他州大豆种植者协会执行主任南希·约翰逊表示:“你不能只凭‘一厢情愿’就从银行家那儿获得贷款。”
    近期美国市场的持续波动,除了贸易紧张局势之外,还因为美国股市长时间高位运行已累积了下行风险,并且美国经济内部不确定性也有所上升。随着不确定性加剧,一些投资者已有退场观望倾向。瑞士联合私立银行的分析认为,“投资者正在从桌上拿掉一些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