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脱贫渠道助农走上致富路

作者: ■本报记者章勇通讯员熊福义
    针对帮扶村的发展瓶颈,湖南省工商联领导提出了从产业投资、社会保障、易地扶贫搬迁、教育、生态、就业、电力、道路建设等8个方面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职责所在,感情所系。"
    “我去年以来一直在打你电话,但总是无法接通,得知你有了新工作我很高兴,你在广东临时务工5个月收入10000元,你只要有稳定一点的工作,全家脱贫就有了保证,你是你全家的希望,在工作上有什么困难一定要记得和我联系啊!”
    湖南省邵阳市城步县儒林镇龙凤冲村贫困户丁双林是湖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陈潇的帮扶户,去年丁双林的老伴因腰椎间盘突出卧床不起,花光了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因家庭变故,老丁的儿子丁仁平在广东时断时续地打工。
    对贫困户的脱贫,陈潇总是牵肠挂肚,去年帮丁仁平联系了几家正在招聘的企业,结果丁仁平换了手机号码一直无法联系上。在与丁仁平通完电话,得知他有了新工作后,陈潇这才放下心来。
    4月29日,陈潇带领湖南省工商联机关干部到龙凤冲村开展“一进二访”时,直奔丁仁平家,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精准扶贫再出发
    自2017年湖南省工商联扶贫点邵阳市城步县栏牛塘村整体脱贫后,2018年湖南省工商联再次将城步县儒林镇龙凤冲村作为扶贫点,开启了新一轮的扶贫征程。
    龙凤冲村由原来的芭蕉村和木大坪村2个行政村合并而成,320户、1368人,截至2018年10月31日止,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5户、648人,已脱贫119户、546人,未脱贫26户、102人。
    为落实湖南省工商联精准扶贫工作任务,省工商联驻栏牛塘村帮扶队长朱冬成经组织决定继续担任省工商联驻龙凤冲村帮扶队队长。
    2016年转业至湖南省工商联的朱冬成是国防战线的老兵,担任过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基层机关工作经验丰富。2017年3月,朱冬成任栏牛塘村驻村帮扶队队长一年,该村整体脱贫后,2018年初转战到龙凤冲村。初到龙凤冲村,工作千头万绪,但对于政委出身的朱冬成来说,只要底子清了,方向对了,不算啥难事。
    经过一个多月的走访,全村的基本情况已经刻在“朱政委”的脑海:全村320户散落在面积2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00米的半山腰上;部分片区还是处于原始状态,房屋破旧、道路泥泞、产业凋零,生产生活极为不便;村内一直没有村级卫生室,小病小痛都要进城医疗;虽然在市县的帮扶下,发展了一些特色产业,但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不明显,至今没有成立一个农业专业合作社;2017年“7.1”水灾后,村内受灾严重,倒塌和受损房屋30多栋,出现大面积山体下沉、小型泥石流、村组道垮塌、住房受损甚至全倒现象,受灾村组道仍有3.2公里未修复。
    “特别是有的贫困户思想落后,存在等、靠、要的现象,先后有四批工作队驻村扶贫20年,但效果不佳。”朱冬成说。
    如何找准攻克深度贫困难点,如何转变部分贫困户的落后思想,如期达到脱贫摘帽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这是摆在湖南省工商联机关干部面前的扶贫难题。
    不让一户掉队
    “去年三个户主一个都没见到,今年三个人全部见到了,从居住条件来看,去年三户的居住条件都不好。到今年,舒小哥已经盖了三层楼房,王小哥的房子已经搞好了基础,如果天气晴好就可以进入主体施工,吴大哥也准备新盖楼房。”这是湖南省工商联干部孙细飞写的一段扶贫感想。
    从这段扶贫感想中,可以窥见的是这些贫困家庭的背后,是他们重新站起来的强烈愿望,但任务艰巨而光荣。
    这个特殊人群牵动着湖南省工商联领导的心。去年以来,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张健,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陈潇带领工商联班子成员多次深入龙凤冲村调研,送米送油,并发出了“不让一户贫困户在脱贫的道路上掉队”的号召。
    针对帮扶村的发展瓶颈,湖南省工商联领导提出了从产业投资、社会保障、易地扶贫搬迁、教育、生态、就业、电力、道路建设等8个方面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据悉,在湖南省工商联统一安排下,省工商联机关干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形成了结对帮扶机制,组织开展了四批次“一进二访”工作,省工商联班子成员分别到驻点帮扶村开展指导调研3次以上。机关帮扶责任人为每户贫困户送上慰问金、慰问品,并在政策范围内为部分贫困户解决力所能及的困难和问题。部分帮扶责任人还为贫困户送上书包、衣服等。同时,在驻村帮扶队的努力下,自筹了电力建设资金20万元。
    目前,针对全村水电路基础建设落后的现状,省工商联已落实到位项目经费达440万元,商协会组织捐赠经费(项目)130万元,省拨和县级产业帮扶发展经费150万元,完成了部分村组人安饮水工程和电力设施建设,落实了7.1公里的组道硬化项目,部分组道硬化正在建设之中。
    据了解,按照“六到农家”要求,目前省工商联完成了全村320户的入户路的勘察、设计,确定年内完成两个组的人安饮水工程。协调县电力公司筹资30万元解决了1个组的电压增容和异地搬迁户线路铺设。协调湖南省山东商会完成了135盏太阳能路灯项目,协调湖南省浙江总商会捐赠投资80万元和湖南伊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林下经济帮扶项目。在苏宁易购的帮扶下,10名贫困户到该店培训电商务工。同时,县财政安排解决了7名生态护林员和7名保洁员,每户每年增加收入不低于1万元。
    因地制宜地走上脱贫路
    因地制宜,紧扣“增收脱贫”主题,以特色产业发展为突破口,拓宽自主脱贫致富渠道,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带动、技能培训、精准施策帮扶为重点,增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能力,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这是省工商联发出的扶贫总动员令。
    “针对帮扶瓶颈,我们将紧紧围绕驻村帮扶三年规划,聚焦住房安全保障。继续做好地质灾害户、异地扶贫搬迁户的搬迁工作,解决部分地质灾害搬迁户、民族特色改造户的历史遗留问题。同时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关键,确保农户收入可持续。着重抓好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即水产养殖、林下养鸡、200亩锥栗子种植……”朱冬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用产业带动经济,在‘帮’和‘扶’这两个方面下功夫,因地制宜地帮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针对部分村民思想保守落后,“等、靠、要”“红眼病”等不良思想和行为,湖南省工商联在人群密集处和村主要路段安装了大型喷绘广告牌8个,悬挂了横幅标语26条,路灯广告牌54块,宣传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鼓励村民励志脱贫致富。为145户贫困户制作张贴了扶贫政策告知书并走家串户进行宣传讲解。制定了村规民约,鼓励村民重视子女教育,对考上大学的贫困学子进行扶持。为有务工需要的村民指导外出务工信息,推荐村里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5人赴省工商联相关会员企业务工创收。
    在湖南省工商联的帮扶下,龙凤冲村的群众思想活了起来,致富路子多了起来,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并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
    陈潇介绍,去年3月工作队驻村以来,贫困发生率由当初的27.1%下降到7.8%,所有贫困对象基本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湖南省工商联将根据贫困村的实际情况,依托精准扶贫行动平台,发动民营企业、商会对所帮扶村的贫困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捐赠帮扶;动员驻村工作队了解帮扶对象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聚焦特殊贫困户需求,组织更多民营企业、商会开展公益捐赠和公益服务,帮助特困对象解决实际困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职责所在,感情所系。”陈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