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民营企业仍叹“融资难”

相关部门将建沟通协调机制探索创新融资渠道

作者: ■本报记者刘洁蒋承志

    为深入了解民营企业发展实际问题,为民营企业解读最新金融政策及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近日,黑龙江省相关部门召开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与黑龙江省政府研究室、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工商联、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省工信厅、省民政厅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中国工商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等金融机构面对面的,是部分民营企业家代表。
    座谈会上,7家民营企业代表围绕企业发展中的政策获得感及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营商环境、融资难等问题发言。
    “融资难依旧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顽疾。”黑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哈尔滨和鑫集团董事长崔立滨说,这一方面有企业自身原因,比如观念陈旧,抵押物不足,信用等级不高,财务管理不规范,相关信息不透明等;另一方面,银行依然存在着服务不到位、金融产品有限、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破解融资瓶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此,黑龙江省总商会副会长、哈尔滨中飞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志峰表示认同。他说,应该加强信息沟通,让银行更多了解企业,才敢给企业贷款。此外,在企业用工问题上,相关窗口单位亟需修改完善规则。
    中国工商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行长助理郝松岩表示,银行也非常希望把贷款放给企业,可以说银行跟企业之间是相向而行的,二者之间之所以达不成交易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应该通过建立诚信制度、加强财政管理规范性等渠道,在银行和企业之间建起合作桥梁。此外,解决民企融资难,贷款并不是唯一路径。民企应拓展融资视野、掌握金融知识,多运用设备租赁等方法进行融资。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巡视员杨福星说,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企业办事,力求让企业“进得来”“活得好”“出得去”。现场有些企业家提到的办事难问题,涉及到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事情,监管部门立刻办。以后遇到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办的事情,可以直接拨打消费者权益保护热线12315,了解情况后会立刻安排马上查。
    会上,黑龙江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黑龙江省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省政府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解读《黑龙江省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黑龙江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
    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副局长林维新对《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作了深入解读。他说,《条例》是根据问题导向和企业需求制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更高质量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优化全省营商环境。企业的期盼、百姓的需求就是营商局工作的目标。
    黑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祝序彬认为,营商环境是一个大问题,涉及到企业自身、政府、金融机构等方方面面,但是高质量发展第一是干出来的,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第二是帮出来的,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帮助;第三,企业的发展也要靠科技靠实力和竞争力,有了这些企业才能长足发展。“我们有信心共同努力把事情做好。”
    会议参与各方提出了,将由相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解决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探索创新融资渠道,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