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摘要

作者:
    1.正是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合力叠加,有力地塑造并释放了中国经济巨大的政治优势,辅之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及创新创业创造的社会氛围,为广大微观企业创设出难得成长条件,虽遇寒冬不为惧,偶逢酷暑亦淡定,由此呈现出不同于其他经济体的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等基本特征,构筑起长期向好的战略基本面。
    2.降准与否要看实体经济的需要,当降则降、毫不迟疑才是灵丹妙药。但我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需要方方面面的全力配合,指望降准包治百病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3.户籍改革在努力打破城乡壁垒,实现城乡之间迁徙自由和择业自由,实现城乡户籍制度完全一体化和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的同时,也要在逐步实现不同规模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不同规模城市公共资源配置的差距,使不同规模的城市居民享有大致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4.当前乡村振兴引发社会多方力量的关注与参与,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鼓励青年参与乡村振兴,无疑正当其时。但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青年参与乡村振兴需着眼长远,应规避短期效应思维。
    5.自由选择理论是现代观念的核心,我们讨论996是否合理,应该先看员工996是不是一种自由选择。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等价交换论和奋斗论是不是成立。
    6.在中国衍生出一种“闹文化”,既然前门维权不好走,那就选择事情“闹大”,通过媒体曝光、打闹或闹访等形式,也就是说,维权者必须放弃尊严变成和对方一样不讲理,才有可能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