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民营企业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总书记嘱托,勇担新时代使命,把求发展作为应对经济形势变化的战略选择、破解企业发展困境的现实出路、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时代主题,脚踏实地求发展,奋力开创更加辉煌的光明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民营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引和遵循。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民营企业遇到市场、融资、转型等诸多困难。这些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还要在发展中加以解决。广大民营企业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总书记嘱托,勇担新时代使命,把求发展作为应对经济形势变化的战略选择、破解企业发展困境的现实出路、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时代主题,脚踏实地求发展,奋力开创更加辉煌的光明未来。
从心理层面破除障碍
坚定信心求发展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定力,增强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民营企业要保持战略定力,扫除心理雾霾,增强发展信心,坚定不移谋求更大发展。
一是全面总结历史成绩,在肯定成绩中强信心。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民营经济从鹌鹑蛋、猪饲料、鱼饲料起步,从无到有、由小到大。2018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2.29万亿元,创造了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可以说,四川的改革开放发展史就是一部风云激荡的民营经济成长史,坚持发展民营经济不动摇,是四川最重要的改革开放经验之一。要倍加珍惜成绩,再接再厉谋求更大发展。
二是正确看待当前形势,在提升预期中强信心。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总体是稳的。就全国而言,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锚定6%-6.5%区间,仍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前列。就四川来看,GDP增长目标确定为7.5%,预期主要经济指标快于、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可以说,全国和四川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变。要乐观看待经济发展形势,在把握“稳”这一主基调中提振信心,用“稳中求进”应对“稳中有变”,实现稳中向好。
三是主动顺应发展趋势,在参与变革中强信心。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风起云涌,数字经济、共享经济蓬勃发展,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塑造竞争新优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市场需求迭代跃升,国内消费规模扩张与结构升级并存,为民营企业挖掘新的增长点提供了创富空间。要深刻把握这一时代变革特征,在顺应大势、洞察趋势中增强信心、主动作为,借势而为、乘势而上,不断掌握竞争主动权。
从政策层面对标切入
把握机遇求发展
机遇转瞬即逝,抓住了就是良机。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明确提出6方面政策举措,指出“只要我们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落实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民营经济就一定能够实现更大发展。”民营企业要善于把握机遇、用好政策,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一是在把握宏观政策走向中抢抓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等七大发展战略,中央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战、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要推动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坚决破除民营企业发展障碍”;四川省委作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这些都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民营企业要具备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把握宏观政策蕴含的新机遇,变压力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是在用好专项支持政策中抢抓机遇。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各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专项支持政策,着力破解“三座山”“三扇门”等问题;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拿出20条“真金白银”支持政策;同时,省级各部门、各市州、县市区也相应出台了配套支持政策,共同织密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网。民营企业要及时了解研究各类专项政策,争取用活用足,充分享受政策带来的阳光雨露。
三是在紧跟扩大开放政策中抢抓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当前,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中央大力推进“一带一路”等对外开放重大举措,四川省委深入实施“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可以说,这是四川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最好时机。民营企业要抢抓中央和省委对外开放系列政策机遇,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川企、川货更多更好“走出去”,加快打造“两个四川”。
从路径层面寻找出路
转型升级求发展
转型升级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民营企业要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找方法、谋出路、求发展,坚决迈过转型升级这道坎。
突出科技赋能,走改造升级之路。主动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有效嫁接,加快实现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充分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流程改造现有生产经营环节,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强化资源整合,走并购重组之路。通过开展并购重组,利用市场手段盘活存量资源、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市场、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的充分对接和有效整合,提升和扩大综合竞争力。抓住混合所有制改革机遇,通过与国企双向持股,最大限度规避风险。
专注优势领域,走瘦身健体之路。摒弃盲目扩张理念,根据产业生命周期,以壮士断腕的精神,及时从夕阳产业、落后产能中退出。聚焦优势领域,通过剥离非主业核心业务,甩掉包袱,轻装上阵,把优势做足、长板拉长,提升核心竞争力。
摒弃单打独斗,走协同发展之路。联合构建产学研、校地企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模式,建立对接合作关系,整合共享相关资源。组建行业产业联盟和商(协)会,牵头制定行业标准,共享共用内部资源,实现抱团发展。民营大中小企业之间、民企与跨国企业之间,要通过采取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共赢发展。
从价值层面回归本真
不忘初心求发展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企业家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民营企业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矢志不渝谋求更大发展,坚守初心赢得美好未来。
坚守产业报国初心。民营企业家要树立崇高理想,坚定“产业报国、实业强国”信念,聚焦主业、做精实业、深耕专业,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打造更多的“四川品牌”“百年老店”。
坚守改革创新初心。面对当前低迷的市场环境,民营企业要回归初心,静下心来挖掘客户需求、挖潜市场空间,创造更多高质量的产品,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自己。要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积极探索股权制改革,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不断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坚守诚信经营初心。诚信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灵魂和生命。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讲诚信。民营企业家要把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牢固树立法治思维、诚信意识,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要始终讲正气、走正道,自觉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在依法诚信经营中赢得更多合作机遇和发展空间。
坚守回馈社会初心。民营企业家要不忘“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初心和承诺,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探索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等多种扶贫模式,在义利兼顾中不断发展壮大,做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力军。
(作者系四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