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市公司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2018年上市房企的盈利情况正陆续浮出水面,从现已披露的年报业绩来看,受去年楼市环境影响,不少房企业绩滑坡,但部分大型房企仍有较好表现。其中,以恒大业绩表现极为亮眼。3月26日,中国恒大发布2018年全年业绩,多项核心指标继续行业领先:核心净利润783.2亿,同比增93.3%,净利润722.1亿,同比增106.4%,营业额4662亿,同比增49.9%,总资产1.88万亿,同比增6.7%,净资产3086亿,同比增27.4%,均创行业有史以来最高纪录。
高质量发展
“恒大近两年利润持续高速增长,关键在于从2017年开始注重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型取得显著成效。”许家印在业绩发布会现场总结成功经验时如是说。“恒大高质量发展还是非常见效的!”在当天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恒大老板许家印对这份靓丽的成绩单赞不绝口。恒大的高质量发展,与其大力提升产品品质、有力控制成本、强化企业管理密不可分。
近年来,恒大一直在提升品质、增加附加值方面下大功夫。恒大通过打造全环节精品,确保产品的高品质,要求项目施工单位必须为全国前十强,所用材料均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园林环境均按豪宅标准设计,并通过配套先行、升级物业服务、完善售后等措施,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而通过标准化运营、集约化采购,使得恒大实现强有力的成本控制。
多元化找对路径
在地产主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恒大的多元化产业布局也迎来里程碑。许家印透露,此前恒大先后布局粮油、乳业、矿泉水产业,但经过探索发现,一年销售几亿、几十亿的产业体量,与恒大年销售六千亿的规模不匹配,因此选择退出。目前多元化布局已经全面完成,未来五年内,恒大不会再涉足其他新产业。
“恒大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大做强做成功!”许家印在发布会现场宣布,目前恒大已经形成以民生地产为基础,旅游文化、健康养生为两翼,新能源汽车为龙头的产业格局,而恒大盈利能力的持续增强,也为其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充足“弹药”。
在他看来,万亿产业才是恒大选择的目标行业,9年前经过调研和探索,恒大进入了旅游产业,在这个领域有望成为万亿企业。目前恒大旅游有两个填补世界空白的拳头产品,一个是恒大童世界,另一个是恒大水世界。大健康产业方面,恒大养生谷提供全周期、好品质、多维度的健康服务。目前,恒大已在全国布局15个恒大童世界、12个恒大养生谷,预计未来2-3年布局20-30个恒大水世界……文旅+大健康产业为恒大发展安上翅膀,正推动着这家世界500强企业不断做大做优做强。
由于房地产企业跨界做汽车的并不在少数,但均面临着各种瓶颈,如何解决成为企业能否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许家印表示,恒大缺乏汽车整车研发制造能力,因此并购了瑞典NEVS,该公司继承了瑞典萨博汽车核心技术。同时,恒大还与世界高端超跑品牌科尼赛克合作,组建合资公司,共同研发制造极高端的新能源汽车。
在解决了整车研发制造能力之后,许家印认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就是电池和电机。因此,在电池方面收购了卡耐公司,该公司拥有目前世界领先的日本动力电池技术,从而解决了新能源整车制造的第一个瓶颈。而在电机技术方面,收购了荷兰的轮毂电机公司。目前收购的轮毂电机技术和生产的产品,已经实现了量产。
“中国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5万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超50%,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市场机遇!”业内人士表示,恒大拥有独特的资本实力、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协同能力,相信基于目前稳定增长的业绩,以及新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会成为恒大业绩的最强“增长极”。
市场环境看出功底如何
在许家印看来,恒大的高质量发展与其多年来产品附加值的提升、成本控制能力的增强密不可分。恒大通过实行全环节精品,并实施配套先行、升级物业服务、完善售后等措施,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带动了销售增长;恒大还采用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一配送的标准化运营模式,成本控制能力不断提升,销售、管理费用率持续降低,利润率稳步提升。
许家印还表示,恒大独特的企业管理优势也是其高质量增长的制胜法宝。恒大在企业管理方面狠抓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形成从严管理、奖罚分明的管理文化以及强大的团队执行力,进一步提升恒大的核心竞争力。
巴菲特曾说过“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恒大依托产品、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成为业绩逆市大增的代表性行业龙头,可见其“内功”深厚。这也印证了许家印于2012年、2014年和2015年在上千人的记者及投资者年报业绩发布会上讲过的一句话:“越是市场不好的时候,越能展现恒大的功底”。(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