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放委员:加快制定军民融合企业认定标准

作者: 【记者朱晓萌北京报道】
    “当前,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呈现整体推进、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各地军民融合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推动军民融合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但从全国来看,尚未对军民融合企业的概念界定和认定标准形成统一的认识和规范。”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四川省工商联主席陈放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陈放认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认定标准不一。四川、河北、江西等省份,成都、绵阳、沈阳、洛阳、株洲等市纷纷出台了军民融合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但各地军民融合企业的认定办法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存在“搭便车”现象。二是重认定轻管理。一些地方认定军民融合企业之后,采取一次性补贴的形式为企业拨付资金,缺乏后续引导资金支持和精准政策扶持,存在轻管理或不管理的现象。三是统计口径不一。各省市军民融合统计口径不一,这给国家整体军民融合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测算和评估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因此陈放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由中央军民融合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国防科工局等部委联合制定科学规范、普遍适用的军民融合企业认定国家标准。
    其次,要制定出台军民融合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同时建议中央有关部门授权,在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先行先试,开展军民融合企业认定管理试点工作,合理界定认定范围、科学制定申报条件、严格规范认定程序,对于认定的军民融合企业在专项补贴、税收优惠、投资融资等方面给予扶持。试点成熟后向全国范围内推广。
    第三,还要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统计指标体系,以军民融合企业认定标准为基础,建立企业数据库,动态跟踪管理、适时采集数据,科学分析军民融合企业运行情况,构建权威、科学、统一的军民融合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口径。
    “产业发展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领域,军民融合企业是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是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军民技术双向转化和发展壮大军民融合产业的核心力量。”陈放迫切希望能加快制定军民融合企业认定标准。
    “这对于明确军民融合工作对象、整合军民优势资源、科学构建军民融合统计指标、推动军民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陈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