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一代”重塑旅游业格局

作者: ■见习记者鲍坤子

    “千禧一代”的旅行偏好和消费方式与其他年代的人群存在哪些差异?旅游业应关注“千禧一代”的哪些偏好与需求?近日,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全球退税服务商环球蓝联共同发布《千禧一代,重塑旅行与购物习惯》报告,报告显示,日益扩大的中国消费者群体和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千禧一代”消费者,正在重塑中国乃至全球旅游零售业的格局。
    人口统计学家将“千禧一代”定义为,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间的人。2019年,“千禧一代”的年龄介于19岁至35岁之间。在全球范围内,“千禧一代”中约五分之三来自亚洲,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印度和中国。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等的预测,到2020年,将有3.7亿年轻游客消费超过4000亿美元。根据相关研究报告,中国的“千禧一代”约有4.15亿人,约占总人口的31%。据调研,截止2016年底,全国“千禧一代”人均收入为6726元/月,人均支出为4386元/月,收入支出比达到3:2,他们将主导未来10年中国乃至全球的消费格局。
    老一辈的人注重买房买车,而许多“千禧一代”则把一些无形财富看得更重,比如旅行。对于他们而言,旅行是充实人生和开发工作技能的绝佳机会。旅行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报告称,据有关协会统计,2016年,“千禧一代”度假和旅行的时间平均比“婴儿潮一代”多出44%。世界青年学生和教育旅游联盟相关报告称,“千禧一代”现在是在国际旅行市场中增长最快的人群,占20%左右。
    “千禧一代”探寻新的体验,如探索新的旅行目的地和独特的旅行活动,希望享受独一无二的假期。除游览城市热门景点外,还要在酒吧、餐厅等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获得真实的体验。
    当下快节奏、数字化的世界充分满足了他们这个需求,他们喜欢体验高科技互动,通过智能手机捕捉生活瞬间。“千禧一代”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旅行片段,不仅是为了保存对于自己来说的珍贵回忆,也在精心打造和运营个人的网络形象。微信等平台的内容也是影响其旅行方式和旅行目的地的因素。“千禧一代”不偏好传统信息渠道,社交媒体正影响着他们的决策过程。很多“千禧一代”在旅行方面关注的问题之一是,“我的假期能不能在社交网络上秀给大家看?”。
    报告显示,“千禧一代”对地缘政治动荡、安全问题十分敏感,这些因素会影响其旅行目的地的选择。根据中航嘉信的统计数据,29%的“千禧一代”旅行者曾经因为安全问题取消旅行,而婴儿潮一代旅行者中为此取消旅行的仅有12%。
    亿客行统计数据显示,谨慎的“千禧一代”只有7%的人会选择独自旅行,其中半数喜欢与家人一起,42%与伴侣同行,37%和朋友同行。
    目的地营销是对旅行目的地进行推广,将其塑造为旅游热门。“千禧一代”旅行者倾向于更为真实的体验,其中很多人认为目的地营销组织的建议不真实、不中肯。习惯批判性思考的“千禧一代”认为,分享目的地的真实故事比精美图文更为可信。对此,目的地营销组织可以利用众包内容模式,收集可信度高的旅行反馈,讲好旅行目的地的故事,这也将激发游客与目的地产生更为私人的情感联系。
    商务休闲是一种将商务和休闲合二为一的思维方式。从旅行角度来说,这意味着人们把商务旅行延长为假期。这一潮流在“千禧一代”的引领下方兴未艾。WWGY研究表明,77%的“千禧一代”希望将商务和休闲旅行合二为一,而这一数字在婴儿潮一代中只有43%。
    “千禧一代”还未迎来收入高峰期,他们的旅行预算不如老一辈充足,在预订机票、酒店等追求高性价比。如今,网上旅游运营商、住宿预订平台等提供的数字化服务日益发展,“千禧一代”培养出了强大的网上搜索技能。据亿客行数据,“千禧一代”网上预定行程的主要动机是“便捷”,占23%;其次是“便宜”,占16%;“安全因素”仍占9%。
    比价和点评网站在“千禧一代”大获成功,“千禧一代”引领的预定热潮波及整个市场,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都在使用相关程序来搜索价格低廉的旅游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