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车“危情”折射二手车电商困境

作者: ■张力克

    日前,市场上接连传出“人人车关闭所有站点”“人人车资金链断裂”甚至“人人车正式宣布破产”等消息,一时间,人人车当下的真实处境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随后,人人车发布官方声明表示,“上述消息均为假消息,存在人为故意传播的情况。人人车目前一切业务运转正常,持续为用户提供靠谱的汽车交易服务。”
    人人车“危情”
    事实上,这并非人人车第一次传出资金、人事方面的“危情”。
    2016年下半年,人人车就曾出现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撤销站点、裁撤员工的情况。彼时有报道称,人人车的城市站点总数在2个月内急速缩减近50%,人人车这一轮的疯狂扩张计划也由此结束。
    2017年9月及2018年4月,人人车先后从滴滴出行方面获得E轮融资及滴滴出行帮忙斡旋的F轮融资,两轮融资共计5亿美元。由此,人人车开启了新一轮的市场扩张及业务转型,包括二手车严选商城等。
    但好景不长,在2018年9月和10月,人人车再次出现陆续关闭一些小城市站点的情况。而在善后方面,与上一轮处理“危机”的手法类似,被关闭站点的员工或被遣散,或成为人人车的加盟商。
    针对上述情况,人人车方面表示,“我们业务范围没有收缩,是根据业务综合运营进展对覆盖城市进行了调整,属于正常运营,其间公司业务也一切正常。另外,员工可自愿选择是否加入合伙人计划,不加入合伙人计划的员工我们也会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给与相应的赔偿。”
    二手车电商困境
    来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自2012年开始,中国二手车交易量逐年递增,市场规模已从2012年的794万辆提升至2018年的1382.19万辆。二手车市场良好的发展态势,促使互联网交易平台积极进入这一领域。在资本的推动下,2014至2015年间,二手车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由于中国的二手车交易主要以经销商及二手车商为主,二手车电商平台的发展主要还是以线索和获客为主,消费者通过平台进行交易的成交量并不多。为了扩大品牌知名度及获得车源,各平台之间不得不展开“烧钱式”的广告营销大战。这样的行为不断拉高行业壁垒,也变相提高了获客成本,导致各平台盈利困难。
    二手车业务专家任万付表示,“虽然通过近几年的烧钱大战,消费者对二手车的接受程度有所提高,但由于二手车是非标产品,即使车辆在眼前,消费者也很难判断实际车况并获知该车的实际价值,因此短期内难以像其他行业一样产生大量交易。”
    在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二手车电商平台唯有通过扩大交易量,尽可能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才有可能盈利;而要想扩大交易量,对二手车电商平台而言,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烧钱”打广告……
    受资本寒冬影响,二手车电商平台的资金来源开始出现问题,前端无法盈利,后方无法输血,二手车电商平台也逐渐陷入生存困境。
    从自营到合伙人制
    在深陷“破产”传闻时,人人车创始人兼CEO李健发布全员内部信,称人人车将正式启动“新平台,新零售”的战略升级。
    人人车将在二手车行业首次进行平台化运营,将原有交易流程中的部分环节由自营转为合伙人制。人人车方面表示,这是一种脱胎于C2C直卖及保卖模式的新型运营模式,目标是将人人车平台的品牌、资金、口碑及技术优势与个体的积极性相结合,大幅提升交易效率。
    “在新战略下,将能实现二手车交易效率的提升,实现用户体验的优化,以及个体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一位人人车内部人士表示。
    另有业内人士称,这种做法部分类似于传统的“加盟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人车的渠道运营成本,但同时也会削弱人人车对渠道的把控力度;随着交易规模扩大,这种模式或将衍生出新的问题,需要人人车重视。
    李健表示,2018年,新战略已经在浙江杭州等17座城市进行了试点,几个月下来,售罄率、用户满意度等核心指标得到了明显提升。“在新战略的指导下,将启动平台化运营,对合伙人进行资金、场地、品牌等多方位的赋能。”
    首先,人人车将成立8000万元的专项扶持基金,对合伙人进行资金赋能,定向帮助合伙人开展保卖等业务;其次,落地新零售门店,为合伙人提供场地、检测、定价、整备、金融、售后等一条龙服务;再次,加大品牌广告投放,构建从交易到维修保养、保险、延保的全方位生态。同时,李健表示,已经为此次战略升级做好了充分准备,包括充足的资金和策略保障,强大的股东和伙伴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