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好民企是我们日夜思考的问题”

——访广州市番禺区工商联党组书记陈锦云

作者: ■本报记者孙永剑

    “作为全国工商联系统内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番禺区工商联正努力抓好‘五个特色’,积极进取,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广州市番禺区工商联党组书记陈锦云日前对本报记者道出了一席自信满满的话。
    她所说的“五个特色”包含了搭平台促进创新资源要素对接、借“外脑”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聚合力建立民营企业创投基金、树品牌提升商协会发展水平、多举措培育年轻一代企业家。在她看来,番禺市工商联能有今天的一番作为,是与民营企业家们的支持分不开的。
    回忆起2011年1月,那时的她刚刚履新,真可谓“人手少,资金少,困难着实不少。”现状如此,加上当时对工商联工作又缺乏了解,她情绪一度低落。
    然而,如同柳暗花明一般,番禺区工商联副主席、番禺电缆集团董事长王锦荣,关注到她的“难处”,于是每天中午都请她喝茶,给她鼓劲儿说:“别急,等你工作起来就会有很多朋友的。只要能够抓住资源开展工作,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企业也会支持你。”
    在他带动下,许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都向工商联靠拢,一年下来,不仅成绩斐然,还成功举办了一届年会。
    “那可真是一段佳话!企业家们的担当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陈锦云愉快地回忆道。
    在年会召开之前,她召集民营企业家们开了筹备会议,用她特有的爽朗语调告诉大家,要把这届年会办成“最能展现工商联人士风貌的会!”受到鼓舞的企业家们,你出10万,他出8万,一下子就筹集到100多万元作为会务经费。那届年会以“肩负历史使命,勇担时代责任”为主题,既有对工作成绩的总结,也有对成功企业家的表彰,为推动番禺区,乃至广州市民营经济发展都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有了良好的开端,番禺区工商联年会成了每年工作的“压轴”,2013年还表彰了50名优秀企业家,规格和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正是因为有了广大企业家的热心支持,我们工商联的工作才开展得有声有色!正是他们肩头有担当,乐于做奉献的精神,陪伴着我们一路走来。”陈锦云感慨万千。
    说起既往成就,陈锦云如数家珍,正是这些实实在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工作,真正帮助企业家们排忧解难,推动了民营经济发展。“如何服务好民营企业,成了我和同事们日夜思考的问题。”她由衷地说。
    为推动创新资源优先向本地企业开放,举办了番禺区首届广州大学城创新成果交易会、番禺区“创新创业项目路演”以及“两岸四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成功对接创新项目26个,推动创新团队和高端科研成果在番禺落地转化。
    承办中德友好城市交流对接会、番禺·耶拿智慧城市论坛、番皖港三地企业家合作发展研讨会等,吸引优质资源与番禺产业、技术、资金等要素对接整合。组织企业赴美国、韩国、以色列、泰国、孟加拉、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加强经贸合作交流,定期分享先进的商战经验和创新技术,引导企业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市场。
    为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番禺区工商联向区政府争取到500万元拨款开展此项工作,并聘请境内外知名咨询辅导机构与本地企业精准对接,“量身定做”最佳解决方案,从工业流程优化改造、加快“两化”融合进程、推动企业上市融资等方面进行辅导,使传统民营企业获得创新“红利”。
    依托区工商联、商协会等平台,组织企业家成立信德珠海港创投基金、启程青年创投基金、番禺创投基金以及融满1基金等,累计融资7.36亿元。
    为激励和帮助青年企业家成长,还专门成立禺商创业青年协会,扎实开展“创青家宴”“创青市集”“创青沙龙”等系列品牌活动,同时建立“禺商智享平台”在线学习阵地,该平台已吸纳企业董事长、高管500多人,自2016年开通以来共授课156场(次)。群策群力求突破,同心同德促发展。番禺区工商联今后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在工作制度上求严,在服务形式上求新,在活动内容上求实,努力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广阔的舞台。
    这些年来,番禺区工商联的工作可圈可点,而陈锦云最大成就感来自于,积极贯彻落实广州市“民营经济20条”,推动番禺区出台相应细化措施。围绕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深入走访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并牵头拟订了《番禺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意见》,推动区委区政府颁布实施,促进形成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矩阵。
    总结成绩,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未来。广州市番禺区工商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政治建会、团结立会、服务兴会和改革强会,全力促进非公经济领域“两个健康”,有效推动灯光音响、珠宝首饰、红木家具等优势行业集群集约发展,培育长隆商旅、海大集团、三雄极光等一批本土企业发展壮大。陈锦云的总结陈词,既高屋建瓴,又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