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洪泽区工商联:

推进民企调查点工作上台阶

作者: ■本报记者高春颀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工商联是江苏省工商联确定的全国民营企业县区调查点之一。几年来,洪泽区工商联以“建好、管好、用好”民营企业调查平台为目标,坚持做好民营企业调查工作与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同步的原则,高起点定位、高规格推进、高标准保障,谋划部署求“早”、督促检查求“严”、考核奖惩求“活”、服务企业求“实”,形成了“领导抓、重点抓、经常抓”的工作格局,高质量地完成历次调查任务,名列江苏省前列。2017年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全国优秀(民营企业调查点)基层工商联”。
    加强组织领导上下功夫。一是领导上“功夫”做足。五年来洪泽区工商联领导班子对调查点工作高度重视,每年都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重点,每半年班子召开专题研究调研点工作会议,分析问题、补足短板,每年初召开由调查点企业负责人和调查点联络员参加的上年情况总结会,统一思想、提出下一年目标部署工作;二是组织上“功夫”做足。成立了领导小组,区工商联主席任组长,副主席分管负责,秘书长具体组织落实推进。健全了企业调查工作组织,企业均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由企业负责人为责任人,企业办公室主任分管负责,企业会计具体操作的调查组织网络;三是制度上“功夫”做足。制定了《洪泽区民营企业调查工作联络员岗位职责》《洪泽区民营企业调查点调查员岗位职责》,明确了调查点建设的工作责任、业务范围和制度要求。区工商联统一为每个调查点企业制作了“全国民营企业调查点”铜牌、各项制度牌、联络员工作胸牌,实行挂牌上岗,让各调查点企业制度上有遵循。
    提升调查质量上下功夫。能否摸到实情、不断提升调研质量是洪泽区工商联做好最终准确分析的路径。一是在样板企业选择上“功夫”做足。洪泽区工商联把扩充调查点数量摆在建设首位,确立多选调查企业的思路,精心筛选调查样本企业,针对企业经营不利因素增多,按照江苏省工商联《关于规范和加强民营企业调研点工作的意见》要求,新增选了9家企业,作为备用、替代建点初期已选定的25家调查企业中有停业、转产迁出企业,今年5月初利用上报系统调整的机会,又新增替代3家企业;二是在统一调查点企业负责人思想上“功夫”做足。洪泽区工商联及时召开调查点企业负责人培训会,说明调查工作是为了情况,不作为税收和处罚依据,所有调查信息经收集整理分析后,提供给党委政府作为决策的依据并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三是在提升联络员素质上“功夫”做足。在与企业负责人协商确定了调查人员后,洪泽区工商联加强他们的业务素质培训。5年来先后对企业调查员进行业务培训20多次,确保调查数据“真实性”,保证了洪泽区工商联承担的30多次的问卷调查任务及时、超额、高质地完成。
    加强考核奖惩上下功夫。为保证调查工作“有序性”开展,督查考核奖惩是保障。一是在督查上“功夫”做足。针对调查工作时间紧、要求高,洪泽区工商联在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通过电话、QQ群、微信群进行信息传达和任务布置,并在系统实时监察,实行每半日对企业联络员短信提醒督促,确保了在系统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完成;二是在考核上“功夫”做足。区工商联主席会议制定《洪泽区民营企业调查工作考核通报制度》,对按时、高质量完成的给予通报表扬到企业,对工作拖拉、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通报批评,对企业负责人作为工商联确定常执委和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候选人依据之一;三是在奖惩上“功夫”做足。为调动联络员积极性,洪泽区工商联根据省联关于劳务费发放的有关规定,将区级劳务费纳入区财政预算,根据考核结果,除发放省联下达的劳务费外,区工商联按完成一次调查任务给予200元的标准予以有配套奖励,每年表彰评比,全面增强了调查企业的荣誉感和调查企业联络员的积极性,保证了历次调查工作顺利完成。
    服务企业发展上下功夫。洪泽区工商联充分运用调研成果对推动企业发展。一是在解决企业发展困难和问题上“功夫”做足。调查中发现企业发展中困难和问题较多,洪泽区工商联出台了《区工商联企业发展困难和问题定期收集的通知》,确立了收集的范围、协调流程、报送时间等机制。凡企业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均可上报,将收集到的问题和困难分类,直接与相关部门和镇沟通协调解决;二是在推进企业思想大解放“功夫”做足。洪泽区工商联结合“四信”教育,每年组织开展“缅怀先烈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主题活动,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凝聚企业发展的共识,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实现政治上自信、发展上自强、守法上自觉;三是在推进涉企业政策落实上“功夫”做足。洪泽区工商联组织专门的人员对全区涉及企业的40多个部门涉及企业政策收集,并汇编成册,发送到全区企业,让企业充分了解了国家省市县出台的涉企政策,为企业争取国家项目支持、信贷支持等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