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迎泽区工商联

做企业家的代言人、热心人和娘家人

作者: ■本报记者张华钰

    日前,在太原市迎泽区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家召开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座谈会上,企业家们就总书记回信踊跃发言,纷纷表示:学习了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倍受鼓舞,这是为民营企业家送上的一颗“定心丸”,是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的一支“强心针”,一定要坚定发展信心,坚守创业初心和决心,脚踏实地把企业做好。
    这场座谈会,只是迎泽区工商联日常工作中的一幕。自去年换届以来,迎泽区工商联目前有主席1人兼任商会会长,党组书记1人(兼任统战部副部长、常务副主席),专职副主席1人,企业家兼职副主席9人,企业家兼职副会长6人。在人员少、任务重的现状下,迎泽区工商联深挖潜力,上下联动,仅今年前10个月,就举行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互学互访活动、300余人参加的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研讨会、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经济座谈会、入企入会普法宣讲、红船精神学习交流、年轻一代企业家进军营学纪律学作风、关爱自闭儿童爱心捐赠等等一系列活动,以踏实有效的作风,竭尽全力促进“两个健康”的发展。
    一个民营大区的时代命题
    迎泽区是太原市的中心城区及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传媒、通信和金融中心。改革开放以来,迎泽区经济总量持续扩张,2017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690亿元,增长8.1%,增速分别高于同期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绝对值始终保持太原市第一。而这其中,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全区经济总量始终保持全省所有县(市、区)首位,贡献了巨大力量。
    因此,民营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以及活力的充分释放,不仅是迎泽区高质量建设省城首善之区的必然选择,也是太原市转型发展、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助推传统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提质升级,引导转型发展大兴新兴产业,打造优秀民营企业家队伍,成为了迎泽区工商联“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的必然要求和时代命题。
    近年来迎泽区通过不断提升柳巷、朝阳两大商圈的格局功能,加快推进建成区、城乡接合部和东山地区三大板块建设以及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汽车服务、功能性特色小镇等四个特色园区建设,培育发展服装加工贸易、物流信息、文化创意、休闲旅游、汽车后市场服务五项产业等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表率示范作用。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迎泽区工商联提出的工作思路是聚合力、解难题、建组织、强机制,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代言人”、沟通政企的“热心人”、民营企业的“娘家人”,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强化教育引导,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通过搭建精准服务平台,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群策群力助力地方发展。
通过实践活动为企业家代言
    一个区域的发展,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民营企业家队伍。
    迎泽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刘娜说:“工商联与民营企业家有着最直接和最广泛的联系,我们要当好这个‘代言人’,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和塑造优秀的企业家队伍,通过挖掘、培养、宣传,弘扬企业家精神,向全社会展示企业家的良好形象。”
    因此,在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中,迎泽区工商联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坚持把坚定理想信念与凝聚企业家合力相结合,在去年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讲话进商会进企业活动、“三晋高管课堂”、区块链论坛培训等学习型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今年将“跟党走、谋发展、做贡献”活动持续引深,结合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点,又重点开展了“进课堂学知识、进农村访贫苦、进军营学纪律学作风”等主题教育活动。
    为展现企业家的良好形象,体现企业家的担当精神,迎泽区工商联通过引导全区民营企业开展“坚定理想信念,助力扶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以娄烦、阳曲两县贫困村为帮扶对象,组织动员企业、商会与17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以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公益帮扶等形式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带动了570个贫困户1540人受益。
    同时,为了更加及时全面地掌握企业家们的思想动态,实现工商联与会员以及会员与会员之间的有效通畅沟通,让相关政策措施更加及时精准地传递到每一个会员之中,迎泽区工商联通过微信分享、走访调研、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在机关内部、会员企业范围内进行学习传达中央和省、市有关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认清形势,提振信心。
    这些实践活动,提高了企业家们的政治意识、思想境界,坚定了他们的理想信念、发展信心,塑造了企业家担当奉献的社会形象。
以赤诚之心服务企业 以主动作为凝铸后盾
    一个区域的发展,更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
    在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迎泽区工商联全力当好“热心人”和“娘家人”的角色,充分发挥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用,积极构建政府部门和民营企业间的桥梁纽带,通过搭建维权服务、政企对话、项目建设服务、参政议政等一系列平台,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进一步落地落细落实,努力营造民营经济良好发展环境。
    为实现有效通畅的政企对话,迎泽区工商联搭建政企对话平台,通过深入会员企业开展“提信心、解难题、促发展”为主题的集中走访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寻求突破创新。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政府相关部门对口联系工商联的工作机制以及问题收集反映、协调解决相关机制,实现了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的常态化。
    为助推全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迎泽区工商联一方面开展大调研活动,仅今年前7个月走访民营企业50余家,组织开展上规模民营企业调查、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调研等一系列调研,组织填写调查问卷30余份,为相关部门把脉经济提供一手资料。另一方面通过持续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互学互访活动,组织各类研讨会等,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共进,助力企业探索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路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迎泽区的项目转型建设发展年,为了让全区企业家及时深入了解区域发展的新思路新动向,在经营中掌握先进,迎泽区工商联专门组织执委以上民营企业家召开项目建设推进会,通过与区政府领导的现场面对面交流解答,让企业家做到超前谋划、精准切入、有效参与。
    为推动民营企业依法治企,守法诚信发展,迎泽区工商联持续开展法律服务进商会进企业进基层活动,就企业如何开好股东大会、民事诉讼、劳动合同法拟修订、执行难等问题邀请知名律所律师进行现场解答,引导企业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同时通过探索成立法律维权服务中心等举措,提升工商联开展法律服务的能力,为企业搭建维权服务平台。
    为使企业家有为有位,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充分发声,在社会事务管理中深度参与,迎泽区工商联还搭建参政议政平台,引导民营企业家积极建言献策。在今年年初召开的迎泽区“两会”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提交建议、意见、提案50余件,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诸多方面,其中,《关于加快建设双塔景区和智慧朝阳商业圈步伐的建议》《关于精准扶贫的建议》《发展真正“三产”,助推迎泽首善之区》《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案例生产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等8篇被评为优秀提案,并有6名民营企业家作为优秀代表进行了大会发言,有效地发挥了非公经济人士参政议政的作用。
认认真真补短板 踏踏实实搭桥梁
    通过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迎泽区的民营经济在创新发展、集聚发展和外向发展中获得了快步成长。
    当前,中海油、渣打银行等知名企业区域总部落户迎泽,百圆裤业首开全太原市民营企业中小板领域上市先河,柳巷商圈在太原全市首家实现“智慧升级”,食品街完成商文旅一体化改造并创建3A级景区,朝阳商圈新改建重点商城8座,新增营业面积60余万平米,核心商圈多元业态汇聚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迎泽区也由此被评为山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区。
    而工商联的事业也同步获得了长足发展。在迎泽区全区的7个乡镇中,商会组建覆盖率达100%。41个楼宇经济基地中,建立了2个楼宇商会,入驻企业1600余家。作为华北知名老牌商业区的柳巷、钟楼街等地,当前正在筹建街镇商会。同时针对全区个体工商户较多的特点,相关行业商会也正在探索筹备之中。
    迎泽区工商联主席王天明说:“尽管取得一些进步,但与新形势下的工商联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我们唯有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上下联动加强政治引导、完善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凝心聚力夯实工作基础,在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中大胆实践,努力创新,认认真真找差距补短板,踏踏实实搭桥梁当助手,全心全意促进‘两个健康’,才能为‘省城首善之区’的建设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