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村边建 “精准脱贫”成效显

河北隆尧县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型企业助力精准扶贫

作者: ■梁峰国

    近日,笔者到东良镇下乡时发现,村边服装、玩具、箱包加工厂格外醒目。走进杰森服装厂的车间,一台台缝纫机整齐摆放,一个个女工正娴熟地操控着机器,忙着赶制订单。“我们大多是周边村的人,在家门口既能挣到钱又能脱了贫,还能照顾老人,孩子,真是太好啦!”泽畔村李增花大姐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其实这只是隆尧县在推进精准脱贫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隆尧县现有7000多贫困人口,位列邢台市第四位,其中因病、因残的贫困人口占85%,这部分人能否走出贫困队伍,怎样使他们“既不离开家,又能挣到钱”,成了脱贫攻坚的瓶颈。自“百企帮百村”活动开展后,这个县积极鼓励支持,制衣、鞋帽、玩具、纺织、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等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型企业,到村建分厂或扶贫车间,带动了大批农村人口尤其是因病、因残的贫困人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愿望,使贫困群众“真实地摸到了脱贫大门”。
    陈庄村贫困户陈莲缺,老伴何福平已丧失劳动能力,家中有个孙子叫何佳泽,今年十一岁,是个脑瘫患者,一级残疾,小佳泽出生不久,父母离异,母亲不知道嫁到了何处,父亲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佳泽一直跟着六十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佳森服装厂开工后,陈莲缺经村推荐,到该厂做熨烫工,月工资平均1800以上。她在没来厂打工前,除种几亩地外,年收入不足2000元,再无其他收入,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别说给孙子买好吃的,连药也经常断顿。她在厂子打工后,老伴在家照顾孙子,手头也宽裕了许多。
    东良镇党委书记张国辉对笔者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但为贫困户输血,而且要增强他们的造血功能,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脱贫,脱真贫。”
    河北贝恩玩具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各种型号的毛绒玩具加工、制造、销售,老板文涛秉承“造福社会、担当责任”的理念,通过采取“企业+脱贫车间+贫困户”的模式,投产之初,他就把“不方便来上班,无技能岁数大,无固定收入”的贫困户做为重点,厂里派员到贫困户家中,经过简单的培训,放下材料,制作成品后,又派人到家中统一收购,吸纳了周边17个村350名劳动力就业,其中帮助了20多个贫困户就业,使每个贫困户年收入万元以上。这样既激活了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又进一步拓展了贫困户的脱贫渠道。
    如今,隆尧县初步形成了东良、大张庄箱包、服装、双碑玩具、尹村的轻纺、固城的汽配、魏庄的排钉、莲子镇的农产品加工、千户、牛桥的特色种养七大产业片区,成了隆尧精准扶贫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全县已建立各类扶贫车间125家,基本遍布各乡镇,提供近4000人就业,安排妇女就业2900人,从事劳动力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贫困人口就业480多人,人均年收入万元以上,为隆尧县贫困人口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