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一路跌跌不休已经习以为常,但上周股王贵州茅台的罕见跌停引发了各路猜想。不过,与其费尽劲心思猜想茅台大跌的规律,不如去看看近期资金的布局,从数据上看,其实聪明钱正在加速抄底A股大蓝筹。
10月29日,贵州茅台3季度业绩大幅低于预期,开盘直接跌停,将一众白马蓝筹一并拉下水,沪深300、上证50等大蓝筹宽基指数均下跌超过3%。但从当天ETF规模上看,资金却呈现加速流入,加速布局大蓝筹的态势——当日5只跟踪上证50指数的ETF基金合计规模增量超过19亿元,而8只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基金合计规模增量超过10亿元。其实,自10月以来,大蓝筹的吸金力量已开始展现。市场前十大非货币ETF基金增量总计接近400亿元,而其中排名靠前的两只跟踪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ETF基金占比超过50%。
从资金流向看,10月以来沪深300指数吸金能力最强,净流入达到167亿元,上证50指数吸金也超过109亿元。
那么这些资金都来自哪里?由于基金3季报未公布持有人情况,从今年半年报中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观察10月以来规模增长最大的一只沪深300ETF,半年报中第一大持有人是汇金公司,也就是国家队主力,其他多以险资为主。这样推断看来,近期布局大蓝筹的资金是“聪明钱”没错了。
如果观察沪深300指数和上证50指数,不难发现两个指数占比第一大行业都是银行。这意味着什么呢?银行股总市值在主流宽基指数中的占比遥遥领先,而且在整个A股也是首屈一指,这使得银行股成为了A股毫无疑问的中流砥柱。
截至10月30日,沪深300指数中银行业占比达到25.58%,为沪深300指数中最重要的行业。这意味着涌入沪深300指数资金的25.58%都进入了银行股,10月以来沪深300ETF流入167亿元,那么借道沪深300指数流入银行股的资金就超过42亿元。
相对沪深300指数而言,上证50指数中银行股的占比更明显。截至10月30日,银行股在上证50指数中的占比近40%,近一个月上证50指数ETF流入109亿,那么推算借道上证50ETF流入银行股的资金量也达43.6亿元。
综合来看,近一个月,光是看沪深300和上证50作为跟踪标的的两类ETF,它们带入银行股的资金量合计便已超过85亿元。这样看来,虽然银行ETF(512800)10月份的规模增量为22%,但如果和上证50类ETF相比,银行ETF的资金流入量应该还没有完全爆发,后期的规模潜力值得期待。
业内人士指出:布局银行股,投资ETF是不二之选。目前市场上跟踪银行指数的ETF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银行ETF(512800),可以像股票一样直接在二级市场交易,目前1手只要100元左右,门槛非常低。近期在二级市场,银行ETF单日成交额频频上亿元,交投非常活跃,为市面上流动性最好的银行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