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产品的声誉都和我有关”

振德医疗树立市场品牌有“秘笈”

作者: ■浙宣

    “我们碰上了一个好的时代。”上海市浙江商会副会长、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鲁建国说,公司发展的20多年,也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变化的一个阶段,充满了很多机遇和挑战。
    1994年,销售员出身的鲁建国在客户支持下迎难而上,盘活了一家濒临倒闭的生产医用织布、纱布的乡镇企业,成为振德医疗董事长。接手公司后,他带领团队专注于医用敷料的生产、研发与销售,主要产品线涵盖现代伤口敷料、手术感控产品、传统伤口护理产品及压力治疗与固定产品等多个领域,助力公司走上了振兴发展的快车道。
    经过两年的积累,公司组建了外销部和国内销售部,开拓自营出口和国内销售业务。目前,公司正积极布局清洁消毒、造口护理、运动康复等市场,产品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多家国外知名医疗器械品牌商形成业务合作体系。
    24年艰苦创业,在鲁建国的引领下,振德医疗在摸索中前行,逐渐成为国内行业的领先企业,成绩亮眼。公司研发生产出的无菌凡士林纱布,产品销量在全国同行业内持续领先,公司还是国内最大的弹性绷带生产企业之一。2003年,为抗击SARS,振德系列产品进入北京小汤山医院,为品牌打响了名号。
    鲁建国十分注重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先后组建了省级技术研发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研发机构,成为行业内最早将研发独立、成立研究院的企业之一。2018年4月,振德医疗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又开启了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每一件产品的声誉都和我有关。”悬挂在厂区路上的这句标语,时刻提醒着每一个穿梭忙碌的振德人。鲁建国告诉记者,保证产品工艺的同时稳定价格,这也是振德医疗能树立起国内市场口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作为公司的领导核心人物,鲁建国倡导在公司内成立员工互助帮困基金会,并个人出资100万元作为首期启动资金,为员工筑起了帮扶助困的第二道防线。
    自2015年开始,鲁建国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先后在新疆投资设立了3家子公司,引进生产效率更高的气流纺生产线,将产业链延伸至纺纱织布等上游生产环节。
    国内医用敷料行业销售收入达亿元级别的企业较少,振德医疗发展之快,秘诀何在?鲁建国给出的答复是:“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逼着我们必须快。做企业的永远在奋斗过程当中。”鲁建国说,在全球监管形势趋严和国内医疗政策改革的推动下,整个医疗器械行业的格局也会发生变化,企业必须作出相应改变,才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未来3年,振德医疗将加快生产的自动化改造,加快新产品研发和上市销售,保持企业的增长速度。“只有不断地寻求研发创新、管理创新、业务模式的创新,不断地寻求改变,才能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鲁建国说。
    鲁建国为振德医疗的未来发展制定了两个方向:高端敷料与国内市场。他称,未来十年,市场机会将更多来自新兴高端敷料领域,新兴医用敷料在市场上的普及进程将会加快。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培育强大的产品研发实力,这是实现振德医疗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目前振德国医疗的年均研发投入在1000万元左右,并且积极与科研机构、院校合作,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从技术进步到技术原创、从客户需求到引导市场,振德已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科技创新系统,为振德高端医用敷料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另一个重点开拓的领域则是国内市场,鲁建国的计划是未来国际市场保持行业内平均水平,加大国内市场的投入,力争到2020年,内销业务能占到公司总业务的40%。他对国内市场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认为未来5年国内市场每年的增长率将保持在15%以上,公司每年在国内市场开拓方面的投入达到1500万元,去年实现了1.9亿元的销售额,实现了35%的增长。
    鲁建国称,从现在开始的十年,国内市场势必成为振德医疗集团快速增长的“发动机”。通过国内市场开发的严竣考验和执著耕耘,振德医疗集团将实现由出口主导的制造型企业到国内外市场并驾齐驱,着力构建自主品牌建设与产品结构转型的历史性转变,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