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畅谈“民营经济再出发”

作者: ■见习记者兴云艺景

    “时代有温度——民营经济再出发”这一主题,引发各界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共安顺市委原书记陈海峰特向活动主办方发来书面意见。安顺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郭江林,贵州大沙河旅游产业集团常务副总裁徐世国,贵州省浙江总商会第一会长(法人代表)、贵州浙商联合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国青,原六盘水市人大副主任、市工商联主席陶兴锐,贵州华安堂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金华,贵州青年商会副会长、遵义市城市经典黔茶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应江等工商联(商会)代表及企业家则在现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陈海峰:把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对立起来的看法不对
    安顺试验区的主题就是“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这是三十年前,而这个问题还需要联系到四十年前关岭县成为农村改革之先的顶云经验。把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对立起来的看法是不对的。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是完整的生态系统,深化改革应当着眼于完善系统,其中包括顶云经验的启示,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与人的积极性创造力。
    徐世国:不忘扶贫初心牢记扶贫使命
    我们未曾辜负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也不会辜负这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一切都得益于党的光辉政策和全社会的支持。民营经济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把握时代大势,坚定发展信心,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这是我们民营企业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的最佳行动。站在历史的新征程上,大沙河将深入参与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一系列行动,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与民营企业携手谱写民营企业长足发展的新篇章,为助推地方经济决胜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许国青:做义利并重富而思报的践行者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一群英雄辈出和充满传奇的浙江商人,蜚声海内外。如今,浙商已然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不仅是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更是凝聚向心力、集合正能量的天地,必将为新时代民营经济再出发画上特有的新路标。步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既是历史性机遇,同样带来历史性挑战。需要把自身发展、企业发展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维度中去定位,更加主动和自觉地寻求企业发展和社会责任的最大公约数,更加自觉地投身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做义利并重、富而思报的践行者。
    陶兴锐: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民营经济
    改革开放40年,企业家通过摸爬滚打和艰苦奋斗,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支持了改革开放。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是国家财富的创造者、是经济发展的推动者、是和谐社会的构建者、是文化的参与者、是公益事业的奉献者。改革开放40年,培养了大批的民营企业家。民营企业要从企业转型、升级换代、制度管理等各方面做好准,迎接机遇与挑战。
    王金华:民营企业是改革的铺路石
    我们是一块石头,是中国改革的铺路石,是改革过程当中的试验品。有成功的,有不成功的,这是历史的必然。目前尚未有真正意义上符合中国市场经济的模式和道路,注定就有一批人去探路,民营企业是探路者之一。中国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除了当下发生的中美贸易战,还面临着其他方面的许多问题,一段时间内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如何发现民营企业当中的优秀分子优秀基因,想办法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目前尚需探索。
    张应江:青年企业家要为社会多做贡献
    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权利,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壮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青年民营企业家,要坚持真抓实干,坚持知行合一,相互促进,争做时代弄潮儿。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坚定政治立场,听党话、跟党走,发扬老一辈企业家精神,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要抬头看,要学习先进强自身,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向前,要向老一辈企业家学习,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方面为社会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