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制度建设 提升会员服务 推动民企参军

四川省川联科技装备业商会深度落实军民融合

作者: ■本报记者傅春荣
    2014年12月,四川省川联科技装备业商会正式成立,成为全国工商联系统最早成立的省级科技装备业商会之一。商会会员企业行业覆盖航空航天、机械制造、IT电子、五金机电、生物医药、石油能源、节能环保、农业科技等诸多领域,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科技装备型"民参军"企业。商会成立之时众多会员企业就表示,要聚合众人之力,做大事、做实事,并确立了抱团发展的首要方向就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日前,四川省川联科技装备业商会撰写的《浅谈商会推动军民融合先进制造领域成果转化的优势》一文,再次荣获第四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论坛优秀论文,成为连续三年全国唯一入选的商会组织。
    四川省川联科技装备业商会自成立以来,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融通政府、军方、院校、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推进创新资源整合;汇集供需信息资源,降低信息成本,消除科技成果供方与需方之间的信息壁垒;此外,商会还能以建立中试基地的方式填补“中试空白”,促进资源整合拉动产业孵化,并在政策、法律、金融、市场推广等方面提供配套服务……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服务措施获得业界和会员的好评。
    近两年来,国家多项政策密集出台,开启了军民融合发展的“黄金期”。
    乘着军民融合的春风,2014年12月,四川省川联科技装备业商会正式成立,成为全国工商联系统最早成立的省级科技装备业商会之一。商会会员企业行业覆盖航空航天、机械制造、IT电子、五金机电、生物医药、石油能源、节能环保、农业科技等诸多领域,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科技装备型“民参军”企业。商会成立之时众多会员企业就表示,要聚合众人之力,做大事、做实事,并确立了抱团发展的首要方向就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在三年多的发展过程中,商会致力于打造军民融合对接桥梁、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围绕协助企业创新升级、解决企业生存发展问题的总体思路,以服务为中心,以宣传为抓手,凝聚和传递正能量。
    着力完善制度建设
    四川是军事工业大省,上世纪国家在四川投资兴办了一大批军工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批军工企业实现了军转民。四川省在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方面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07年,四川就制定省级推动军民结合发展的指导性文件,2011年又颁布军民结合产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
    在这一大背景和四川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海特集团牵头成立川联科技装备业商会。商会在成立之初,就结合社会组织评估体系,按照“班子建设好、团结教育好、服务发展好、自律规范好”的“四好”商会建设原则,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注重领导班子建设。定期召开会长会议及理事会议,按照民主议事规则审议、商定各项事宜。注重规范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商会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连续三年被评为四川省工商联优秀直属商会,2017年获评4A商会。注重党建和文化建设。2016年就成立了商会党支部,广泛组织动员商会全体会员企业认真学习研究、领会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定期刊发会刊《99+壹》,宣传典型模范,传递正能量。注重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培养。商会注重“传帮带”,推荐了一批年轻一代企业家进入政协、工商联系统,选拔树立了典型。
    着力提升会员服务
    商会在工作中发现,经过近40年的改革发展,民营经济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但在参与军民融合过程中也遇到政策体制、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商会积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以为会员提供精准服务为模板,在会内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为企业搭建资源平台,帮助会员企业提质增效。
    在发展会员上严格把关。商会明确入会要求,会员必须是具备生产和研发能力的实体企业,严禁假冒伪劣、杜绝“山寨”企业,致力于打造“实而强”的商会。在会员活动上丰富多彩。商会以发挥行业职能、经济职能、沟通职能为基础,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会员活动,通过交流座谈、企业考察、产业政策宣导会、产品对接会等50余次活动,从不同角度和侧重点促进会员个人成长、内部接洽、产品对接、政策交流协商。在精准服务上下功夫。2017年商会共走访新老会员企业64家,通过实地考察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收集企业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着力搭建桥梁纽带
    商会既是企业的娘家,也是各级政府、军方各有关部门联系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商会自成立以来,积极配合上级机关工作,先后在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专家组的指导下开展军民融合调研;在四川省国防工办的支持下开展全省军民融合基金项目调研;在全国工商联、省工商联指导下开展全省民营企业军民两用技术调研、民营企业财政落实情况调研、民营企业走出去调研等。商会广泛听取会员企业的意见建议,积极发挥平台优势,根据调查研究中企业反映的共性困难和问题,认真研究起草提案,为开展军民融合工作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商会先后撰写了《全力推动民企“参军”,矢志献身“国家战略”》《以商会带动民企参军,以平台融通各方要素》《促进民参军、对接军转民,以创新路径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等文章,从实践经验出发分享商会在军民融合中发现的问题及分析,所总结的创新经验。
着力推动民企参军
    在服务会员企业的过程中,商会逐渐了解到,很多企业并非不想“参军”,而是觉得“参军”无门。针对这样的情况,商会一直将军民融合作为发展的核心,将服务好“民参军”作为会员服务的主要目标,并围绕军民融合的工作重心开展了一系列军民融合相关活动,得到了会员单位、省市各级政府以及军方有关部门的广泛认可。
    三年间,商会共举办十余场军民融合相关活动,调研军民融合相关企业400多家,目前已近80家会员企业成功领取“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入网U盾”,近40家企业入选《军民两用高新技术推荐目录》,7家企业入选全国最高规格的“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暨高层论坛”。
    注重发挥资本的引导作用。商会为扶持更多优质企业参与军民融合,会长单位海特集团发起成立了川联科技装备创业投资基金,首期资金规模1.5亿元,聚焦新兴产业及优质军民融合项目,主投“民参军”企业。该基金所投资的会员单位爱乐达航空,已在创业板上市。注重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商会聚集了一批民营高科技企业,在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等方面有深厚的技术和产业储备。商会鼓励会员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来保持企业活力。如会长单位海特高新成功研发了国内首台可在外场直接更换而不需要与发动机在工厂进行匹配调试的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器,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取得18项发明专利。注重产学研用相结合。商会鼓励会员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原始工作站,通过持续搭建企业创新体系,保障科研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应用。商会通过与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搭建技术交流和成果转化平台,使民营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有源源不断的高新科技和高端人才支撑。如会员单位成都成电光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电子科大“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致力于机载航空电子网络系统的研发,目前产品已形成5大系列21个品种,公司也从当初的800万元启动资金发展到如今的市值2亿元。
    多维度助力精准扶贫
    自2016年起,四川省川联科技装备业商会对四川省凉山州的昭觉县竹核乡瓦托村和特布洛乡吉子纳屋村两个贫困村进行定点帮扶。商会深刻认识扶贫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履行社会责任,以期为四川省扶贫工作出一份力。“扶贫工作要久久为功”,商会十分重视扶贫工作的步骤性和持续性,不做表面功夫,要对帮扶对象进行有步骤、有效率的帮扶,最终实现脱贫目标。除了在物质上为贫困户送去衣物、粮食等应急物资帮助其度过难关之外,商会更加重视贫困户脱贫能力的建立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四川凉山地区群众并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8年9月26-28日,为落实“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在凉山州昭觉县委副书记孙子史则的陪同下,四川省工商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廉南带领四川省川联科技装备业商会和商会会长单位海特集团以及商会精准扶贫捐赠企业代表、商会常务副会长单位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和商会会员单位成都高新普康医院再次前往昭觉县对口帮扶村--竹核乡瓦拖村、特布洛乡吉子纳乌村开展送温暖、走访农户和义诊活动。
    经过上一次实地走访以及今年前期长达两个月的调研与深入交流,商会了解到两村农业靠天吃饭的问题十分突出,村民家庭收入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居住分散,地域宽,生态好,适合生态养殖;与此同时,在以往的扶贫工作中,幼儿学前教育场地以及基本设施已经初步建立,村民教育先行的理念有所提高。针对对口帮扶村的这些实际情况,商会此次除了物资送温暖以外,还尝试从养殖业、助学金和医疗等方面多维度进行支持,希望为后期长效性帮扶工作打好基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经济长远发展考虑,商会为竹核乡瓦拖村、特布洛乡吉子纳乌村贫困户发放岩鹰鸡苗和猪崽进行生态养殖,并将在后续农产品购买上提供渠道支持,帮助困难群众稳定增收。
    扶贫先扶智,为了减轻贫困家庭的教育金负担、鼓励更多贫困家庭转变观念,商会通过助学金的形式每年资助两个对口帮扶村各5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激励孩子们到条件更好的学校学习。与此同时,商会会员单位成都高新普康医院业务副院长蒋红一行随商会一同翻山越岭为两村村民冒雨送医、送药、送温暖,受到彝族同胞的欢迎。
    此次凉山行,四川省川联科技装备业商会带着会员企业的爱心,共计捐款捐物近20万元,商会秘书长汪怡岑表示,商会将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一如既往地坚持扶贫工作的持续性开展。商会也利用此次机会更加深入了解到结对帮扶村的实际情况,深感帮扶责任重大。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商会将实时跟进扶贫进度,保证扶贫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并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多种方式,为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2018年是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2018年,四川省川联科技装备业商会将继续坚持以服务军民融合国家战略为核心,以“四好”商会建设规范为准则,以服务会员企业需求为最终目标,履行好宣传政策、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维护权益和行业自律等职能任务,更好地发挥平台作用,以实干的姿态融入“改革开放四十年,富国强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