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是提高“话语权”小帮手

作者: ■剑文

    商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能够起到联系企业和政府的作用。要做企业,就免不了要和政府打交道,能在日常中与政府建立好的联系,对于后来的企业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相比于那些没有商会作为依托的企业来说,他们缺少与政府沟通的良好渠道,在企业发展中也就少了这个优势。因此,通过商会和政府的联系,可以很好的提高你在当中的“话语权”,让你的发言更具权威性。
    近年,商会对全社会的影响开始渗透到了参政层面,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当选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以合法的身份正式参政议政。这些遍布全国各省市的协会、商会主要领导、会员等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民生等各领域的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大。由商会领袖担任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因投资企业促进经济发展,拉动当地就业,往往在提出议案时,不仅对自己所在团体和行业进行利益的争取和维护,同时也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民生等领域的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强。
    商会组织的诸多重要活动内容之一,就是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全国各省市的招商引资。通常情况下,这类招商活动都是各地政府直接找到商会领袖洽谈,而并不与各具体企业接触。企业零散状态对政府不形成影响力,政府因无渠道直接对企业引资而需借助商会领袖平台。商会领袖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为政府与企业搭建平台进而发挥影响的力量不容小觑。
    商会最值得关注的方面是,在许多地方,政府对它的承认程度令人惊奇。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协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商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商会既然能够影响到一些地方政府的决策与重大经济活动,那么他们游说与公关政府的能力自然也是惊人的。
    正如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一书中所说的民营经济“它们既是计划体制的突破者,又是现行制度的违规者,不得不游离在合法与非法的灰色地带”。基于这种状况,许多民营商人有钱,但其社会地位并不高,话语权也不大,除非你是大老板。但你一旦加入了商会,情形就大不一样。你是商会会长、副会长,甚至是常务理事、理事,在你有需要同官方打交道时,就多了一份让官方重视的身份。更何况,你的所求、你的维权举动,一旦通过商会、有商会出面,其话语权的分量,就与你单体奔走呼吁大不一样了。
    除此外,商会还具有推荐有实力、有影响的企业家进政协、人大的功能。不难看出,加入商会是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取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拥有一定话语权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