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鑫电董事长陈素清:
用工匠精神铸就企业品牌
作者:
■苏显中本报记者陈明
迎着朝阳,在成都“东进”重点工程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工地上,每天都有数千名建设者奋战在施工一线。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目前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各区域已清晰可见,各主体工程均有序推进。
繁忙的机场建设现场背后,是数不清的企业和产品的支撑。继入选“成都地铁项目配套产品及生产企业推荐名录”“成都市轨道交通配套产品推荐目录”后,四川鑫电电缆有限公司(下称四川鑫电)电缆以拥有有效专利58件的优势,入选了首批“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配套产品供应商推荐目录”,成为成都“东进”战略的参与者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四川鑫电董事长陈素清及“鑫电团队”的努力。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电力电缆行业的骨干企业之一,陈素清与团队以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与坚守在电缆行业,奏出了不断探索与开拓创新的发展乐章。
而这个故事要从1992年的夏天说起。当时,一位朋友请陈素清到成都市金牛电器电线厂帮忙。第一次接触电缆行业的她虽觉得很陌生,但又认为是一次锻炼机会,可以学到许多新知识,于是很愉快地加入了。“生产、销售、查货、清账等我都去学,甚至到车间跟工人一起做电线,边学边干。”陈素清回忆道。由于爱岗敬业,不久之后她便成了厂内的“多面手”。
1998年,全国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改造拉开帷幕,陈素清决定把握住这次机会,对企业进行提档升级。她依托之前打好的市场基础以及积累的资金,在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租地新建了厂房,买进一批新设备,扩大了产品种类,并牵头成立成都市鑫牛线缆有限公司,奠定了企业的发展基础。
随着2003年“两网改造”的推进,电力公司提出了10千伏中压电缆的需求。然而,在低压电缆领域拥有一定知名度的成都市鑫牛线缆有限公司,此前从未介入过中压电缆领域。经过市场调查,陈素清发现中压电缆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于是立即决定引入中压电缆生产线,在采购先进生产设备的同时,又在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租用了40亩地修建新厂房,开始第二次提档升级,实现了企业发展“上台阶”。
“公司第二次技改时,厂房还在修建,我们就在临时搭建的棚里办公。夏天气温高,工作完后第一件事就是泡草药喝,防止中暑。白天要下货,晚上还要搬电线到凌晨四五点钟,受董事长的感召,大家干劲都很足,没觉得累,反而觉得很满足。”作为见证企业24年成长的营销总监代敏华说,陈素清在工作中的兢兢业业让公司上下无不由衷地敬佩。
“公司研发的风力发电机专用电缆获得了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并拥有1项发明专利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此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可取代进口产品。”陈素清自豪地说,企业只有坚持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树立企业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