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地域合作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小岗村种出北大荒的“稻花香”

作者: ■刘楠吴树江 本报记者刘洁蒋承志
    金秋,北大荒建三江七星农场万亩水稻,随着总书记的赞誉而闻名全中国,而同样是丰收时刻,距离七星农场2000多公里外的安徽小岗村,北大荒的“稻花香”金灿灿、沉甸甸,也是一片丰收景象。
    由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和安徽省滁州市共同合作,由七星农场和凤阳县小岗村共同组织实施的500亩现代农业示范种植基地获得了大丰收。
    小岗村种出“稻花香”
    十月,小岗村改革大道西侧,小岗村北部这片不适宜种植水稻的高岗地上,第一次种出了全村最优质的水稻。稻田里一片金黄,平如地毯的稻田散发着稻谷的清香,一穗穗弯了腰的稻谷笑迎八方,一台台收获机车穿梭其中。
    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与小岗村携手合作的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
    “这块地的自然条件真的是太差了。”今年春天,特派小岗村的七星农场科技人员赵明武见到这块地的时候,脑子嗡嗡想,当地人介绍,这里原本是一块旱地,坡度大、用水难,从最高处到最低处,落差足有8米多。“这里根本不适合种植水稻。”赵明武“上火”了。
    作为代表北大荒的项目执行人,尽管面对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赵明武还是带领团队充分发挥了“北大荒精神”,足足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开沟、铺管、整地,再从几十里以外的水库调来水,加上大量生物有机肥来平衡地力,硬生生造出了漂亮的稻田。
    夏日里,500亩稻田翠绿一片,起初质疑“搞不赢、再过俩月就得回家”的当地人惊叹了,纷纷跑来参观,有人还把自家的几亩土地也留出来种上了水稻。当地村民徐开忠不时到稻田边转转,“我看看长得咋样,要是好的话我也可以种水稻了。”
    如今,这块地里的水稻正在收获中。赵明武笑了。“本来觉得这地第一年种水稻,亩产能达到800斤我们就知足了,现在看亩产千斤也不满足!”
    打造现代农业园区
    小岗村,北大荒,这两个中国农业的标志性符号,如今因为一块500亩水稻地,联系到了一起。
    今年年初,一个由北大荒集团立项,建三江管理局和安徽省滁州市共同合作,七星农场和凤阳县小岗村共同组织实施,示范种植水稻515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在小岗村实施。根据规划,园区重点推广水稻施用生物有机肥、钵体毯状秧盘育秧、暗化叠盘育秧、宽窄行插秧、基蘖同施侧深施肥、水稻本田叶龄管理等十多项北大荒生产技术。
    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对媒体表示,北大荒的农业技术人员“干成了当地人认为干不成的事,干好了当地人认为干不好的活,让小岗人感受到了北大荒精神的力量。”李锦柱表示,将与北大荒加深合作,利用北大荒的技术让小岗村在水稻种植领域实现更多突破。
    据了解,作为已经实施智能农业作业的七星农场,通过与小岗村在农业科研、机械装备、技术转化领域等相关产业化项目上加强沟通和交流,将合作园区中水稻长势和病虫害监测情况和气象实时信息及时反馈到七星农业信息中心,并由专家远程系统制定防控措施,实现生产措施智能化、生产过程可追溯。
    北大荒作为国企,有着规范的农业种植技术和经验,是集约化现代农业的标志性企业。小岗村作为中国农业改革的第一村,与北大荒的合作,这种跨越所有制、跨域经营模式的新合作机制,正代表着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方向。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渴望现代农业技术。作为中国现代化大农业的旗舰,北大荒拥有强大的技术输出能力。
    牵手北大荒的小岗村不仅获得了农业种植优势,小岗村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上的优势使得两家企业入住了食品工业园。
北大荒经验注入“改革第一村”
    10月5日,安徽省凤阳县委书记徐广友率领小岗村党委、县水务局、县农发办等部门负责人,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他们表示“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次来就是要“当面话友情、表谢意、学技术、谋发展、求共赢”。
    他们先后参观了七星农场稻田画、七星农场第六管理区收获和翻耕现场、七星农场寒地水稻高科技园、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七星农场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在稻田画现场,凤阳团队一行对水稻的品种、性状、寓意等内容进行了了解。当看到稻田画将现代农业、北大荒文化与稻田艺术巧妙融合,以“绿色三江梦想田园”为主题,以万亩良田为背景,在面积80亩的稻田里,采用7种颜色水稻栽植出一艘正在前行的航母时,不由得连连赞叹,并感慨说,回去后,也要做稻田画,内容就是:“希望田野,幸福小岗”。
    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七星农场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农机技术培训、农场物联网、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等情况,徐广友仔细询问了农场物联网组建、各分系统用途、数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运用、物联网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情况,并感叹说:“习近平总书记夸北大荒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工作搞得好,今日一见,名不虚传。”在万亩大地号,放眼望去,带有“三江情七星梦”字样的1.2万多亩水稻田一望无垠,徐广友等人一边与现场人员感受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大荒带给大家的鼓舞和激励,一边感叹高科技助推农业生产出现的震撼效果。
    在参观之后的座谈会上,建三江管理局党委书记刘相增表示,北大荒精神与小岗精神的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有很多相同之处,希望不仅让两种精神融合共进,也在具体实践中产生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下一步,七星农场将与小岗村在农业科研、机械装备、技术转化领域等相关产业化项目上加强沟通和交流,将小岗村的水稻长势和病虫害监测情况和气象实时信息及时反馈到七星农业信息中心,并由专家远程系统制定防控措施,实现生产措施智能化,生产过程可追溯。
    徐广友等人表示,七星农场在小岗村最贫瘠、最不适宜种植水稻的高岗地,种出了小岗村迄今为止最优质的水稻,并即将迎来第一个大丰收,在凤阳树立了优质粮种植新标杆,充分诠释了北大荒精神。七星农场小岗村项目500亩高标准水稻种植,种出了水平,种出了北大荒人和小岗人的感情。小岗村也会在七星农场优质稻米品牌建设、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主动出手,寻求合作,谋求共赢。